“占中”运动无法可依,于理亦无据。正所谓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应止于别人鼻子所在的地方,公民有表达政治诉求的自由,但必须保证不伤害到其他公民的权利。出租车司机集体慢行以作抗议,受损工商业者发起索赔,“蓝丝带行动”要求警方清场,“占中”倒行逆施之举已引发多数民众的...[详细]
时间:2014-10-22 10:40
查看:473次标签:占中香港法治社会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更好发挥法治的关键作用,推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公正等目标?从今天起,我们将围绕法治建设,在中国法学会的支持下,邀请知名学...[详细]
时间:2014-09-17 10:27
查看:438次标签:江必新法治社会依法治国
还应该通过矫正公民个体的行动逻辑,探索公民守法习惯的养成机制;明确治理职能,探索合作互补机制;应对社会冲突,探索多元纠纷化解机制;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转型陷阱”;恢复主体间良性信...[详细]
时间:2014-09-16 10:09
查看:657次
标签:法治社会法治中国江必新群众路线
坚持自上而下运行。运用法治思维首先是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其次才是对人民群众的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意味着领导干部须保持明确的法律意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保证各项...[详细]
时间:2014-09-03 09:47
查看:424次
标签:改革发展改革和完善法治社会石龙
一个国家的制度包括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力两个方面。前者可进一步划分为以国家法为核心的正式制度,以及由习惯、惯例、风俗等所形成的非正式制度。法治是一国制度的核心内容,制度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化法治建设。...[详细]
时间:2014-08-21 09:49
查看:1129次标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国家治理
“新法治十六字方针”是有价值要求的,是整体的法治运行机制,对法治的四大环节即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都提出了不同的价值要求。...[详细]
时间:2014-07-28 10:04
查看:3365次标签:科学立法公民守法法治社会法律文化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以法治取代人治。法治理念的形成是从内心深处对法律的认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本。...[详细]
时间:2014-07-28 10:04
查看:1180次标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深化改革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遵守社会主义法律的表率,成为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有力推动者。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详细]
时间:2014-07-23 14:44
查看:1599次标签:法治社会约束机制党员干部
当前,河南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发展任务繁重,社会矛盾交织。人民群众在这个时期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推进平安河南建设,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能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能为实现中原崛起...[详细]
时间:2014-06-12 14:25
查看:622次标签:河南平安法治精神法治社会
最好的法律不仅仅是印在纸面上的条款,也不仅仅是写进判决书里的文字,而是铭刻在公民内心中的行为准则。...[详细]
时间:2014-04-14 10:48
查看:583次
标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何民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掀起了全面改革的浪潮,改革开放步步深入,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发展迈入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多样多发,在这样的情势下,基层干部如何才能做好改革道路上的法治工作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将“法治理念”融入基层工作始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详细]
时间:2013-12-16 14:37
查看:430次标签:赵清群众路线法治社会三中全会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等提出了“建立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命题。...[详细]
时间:2013-12-04 10:17
查看:4835次标签:郭道晖法治中国法治社会法治国家
各级人民法院在强化裁判公正性和提升司法公信力上,除了必须守住“底线”,不办“人情案”、“关系案”之外,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切实排除各种形式的权力干预、反对地方保护主义,尽力利用制度的力量维护司法权威 ...[详细]
时间:2013-10-31 10:40
查看:747次标签:法治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司法
法治在社会矛盾化解中必须发挥独特的作用。有别于革命暴力的“根本解决”,法治社会承认矛盾的常在和平安的可求……有别于公权治理的“政绩导向”,法治社会力求控制权力,建立利益均衡的长久规范基础。...[详细]
时间:2013-10-10 10:16
查看:556次标签:矛盾法治社会
(原题:中国需走向“法治社会”)
...[详细]
时间:2013-08-30 10:21
查看:2069次标签:张永谊法治社会费孝通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无论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是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和谐关系,都必然会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详细]
时间:2013-07-24 10:35
查看:1459次标签:习近平之江新语法治社会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领域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法律准则,然而这一原则在时下中国却屡屡遭遇违背。无论是法律人,还是其他社会公民,都应当怀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良心,坚守内心的道德法则,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法...[详细]
时间:2013-05-12 01:05
查看:820次标签:法治信念法治社会道德超越法治理念法治国家中国法治
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征程,更确切地说,它是构建法治社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是实现制度文明、民生幸福的进程;是促进社会民主、公民选择自由的历程。
在共筑...[详细]
时间:2013-04-22 13:57
查看:1070次标签:深化改革中国梦必由之路社会发展法治社会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孩子上学,没被正常录取,走预留名额的路子需要求人;调动工作,必要的手续之外,打通一些关节需要求人。国人的生活中,存在很多求人的事,求人的主体上至高级官员下至布衣百姓,求人的对象则包括掌握着大大小小权力和资源的官员或工作人员。...[详细]
时间:2013-04-11 10:16
查看:372次标签:求人人民论坛特权现象优质教育资源法治社会
中国梦应包括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国家梦与人民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3-04-10 13:31
查看:4366次标签:中国梦国家梦人民梦民族复兴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