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塑良好法治体系的同时,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弘扬还需辅以一系列凸显法律权威的仪式和与之相伴的法治宣传教育。宪法宣誓制度对于培育领导干部的宪法忠诚和法治精神不可或缺。...[详细]
时间:2021-01-04 13:50
查看:35次标签:周叶中法治精神法治体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此次采用“指导意见+典型案例”的方式,用二十二个条文,对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意见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对于符合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坚决依法认定。...[详细]
时间:2020-09-04 10:40
查看:21次标签:正当防卫制度法治精神依法认定
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详细]
时间:2020-07-27 08:53
查看:10880次
标签:沈小平全面依法治国法治精神法治文化
6月30日,香港国安法出台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切。近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说:“涉港国安立法充分体现了法治精神,用法治之剑给出了破解香港乱局的良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香港基本法第23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保...[详细]
时间:2020-07-21 11:09
查看:85次标签:香港国安法法治精神国家安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的重要命题。民法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要找准教学契合点,把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以法安天下,以德润人心。民法典第一条就旗帜鲜明地表明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讲好...[详细]
时间:2020-07-03 10:50
查看:380次标签:民法典法律规范法治精神
讲述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力防止疫情蔓延,加强国际合作,分享防疫经验,协调防控措施,加强公共外交,开展国际援助,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等负责任大国作为,深刻阐述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照进现实、深入人心...[详细]
时间:2020-04-07 09:37
查看:356次标签:宋韧疫情防控法治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人民群众作为法治建设的主体,其法治素养是整个国家法治素养的基础。...[详细]
时间:2020-01-15 10:04
查看:132次标签:孔发龙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精神
第一次在全市举办宪法发展历程主题展览、第一次全面开展重温宪法誓词活动,第一次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学生开展宪法诵读活动……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北京市精心打造的“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再一次提档升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详细]
时间:2019-12-05 09:45
查看:179次标签: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国旗与宪法法治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宪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法治精神从小在青少年脑海中扎根,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邓传淮介绍,近几年来,在全国普法办、司法部的领导、指导下,教育部加大了在青少年当中开...[详细]
时间:2019-12-04 09:05
查看:212次
标签:国家宪法日宪法教育教育部法治精神
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到开展宪法宣传周,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机关、乡村、社区、学校到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一个人人参与法治建设、全社会大普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正在全社会春风化雨、沁人心田。...[详细]
时间:2019-10-22 09:57
查看:293次标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法治国法治精神
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对依据2019年1月1日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正在服刑的九类罪犯予以特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是实施...[详细]
时间:2019-06-29 21:12
查看:175次标签:习近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法治精神
公园通过雕塑、楹联、橱窗、图板、互动等形式,展示了法治的魅力,是集休闲、普法于一体的市级法治宣传教育主阵地。群众在公园休闲娱乐的同时,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详细]
时间:2018-11-30 09:05
查看:142次标签:国家宪法日法治文化活动法治精神法治理念
自觉树立法治思维。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力由党章和宪法赋予,职责纪定、职责法定,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不是一般的工作要求,而是严肃的政治责任。...[详细]
时间:2018-08-09 09:26
查看:493次标签:法治思维依法履职法治能力法治实践法治精神
法治的根基发自官兵内心的拥护与服从,法治的权威来自官兵真诚的信仰与遵守,只有铭刻在官兵心中的法治才是牢不可破的法治。建设法治军队,首先要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深入人心,使全军官兵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详细]
时间:2018-02-06 14:27
查看:368次标签:徐生平法治精神军队建设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起分享安全治理的经验,愿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高度赞扬国际刑警组织为维护世界安全稳定作出的努力,将继续支持国际刑警组织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详细]
时间:2017-09-26 14:11
查看:267次标签:习近平国际刑警组织法治精神法治中国全球安全治理
一个文明而现代的社会,最正确的愤怒疏解渠道就是法律,没有第二种选择,也不应该有第二种选择,这应是社会共识。...[详细]
时间:2017-09-06 16:03
查看:293次标签:王彬法治精神偷车贼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必有责,违法必追责。政府,既是人民的公仆,也要成为守法的榜样。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详细]
时间:2017-08-21 15:02
查看:494次
标签:《法治中国》《依法行政》法治精神全面依法治国
网络空间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首要是完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序的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体系。...[详细]
时间:2017-04-18 10:08
查看:208次标签:王佳网络空间法治思维法治精神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个规定,在法律精神的指引下,保持了民事法律对人类生活所积淀价值的尊重,保持法律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的开放性,由此完善民法规则,增强法律的适用性。...[详细]
时间:2017-04-12 09:55
查看:213次标签:法治精神民法典民法总则法治思维
所谓公序良俗原则,实际上是以一般的道德为核心,民事主体在进行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尊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并将这一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准则,要求民事主体对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予以起码的尊重,针对的主要是非交易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详细]
时间:2017-03-20 09:59
查看:577次标签:杨立新民法总则法治精神法律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