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人治,权治,是三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治理方式。“人治”思维强调服从个人的权威和意志,“权治”思维凡事唯“权力”是瞻,这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把法律当成工具,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被严重边缘化。“法治”思维尊崇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详细]
时间:2014-11-25 09:54
查看:689次标签:法治中国法治精神四中全会张光菊
作为执法人员更应该从严要求自己,要给百姓树立榜样,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能贪小便宜,如果管不着自己的嘴和手,就会在这些事情上载大跟斗!虽然执法人员犯法不易察觉,但只要有这样的行为存在,迟早会被群众举报、曝光,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小失大,得不偿失!...[详细]
时间:2014-11-25 09:52
查看:515次标签:执法人员法治精神法治中国罗荣超
要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纪律和清理规范要求,严明选拔任用“十严禁”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做到执行标准严、人选把关严、遵循程序严、管理监督严,肃清选人用人不良风气,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支撑。...[详细]
时间:2014-11-25 09:51
查看:426次标签:法治精神法治中国四中全会赵正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的法治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详细]
时间:2014-11-20 13:53
查看:1179次标签:万银锋法治信仰法治精神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面临的形势任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总体部署,具有重大的...[详细]
时间:2014-11-19 09:21
查看:3720次
标签:李慎明毛泽东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精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是顺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趋势”、适应改革发展稳定“大...[详细]
时间:2014-11-18 09:49
查看:322次标签:法治信仰法治中国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贺家铁
思政课教师应立足课堂,主动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动性,及时收集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详细]
时间:2014-11-17 13:06
查看:648次标签:十八届四中全会纪亚光《决定》法治精神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详细]
时间:2014-11-17 10:17
查看:1074次标签:伪命题党的领导法治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详细]
时间:2014-11-17 09:41
查看:626次标签:依法治国法治精神法治中国
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砥砺法治思维,提高法律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面临的崭新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担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当代价值诉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全...[详细]
时间:2014-11-17 09:19
查看:521次标签:社会主义法治法治精神依法治国吴潜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也为法治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进行新设计,补充完善教材内容,以教材建设成果促进教学效果再上新台阶。
加强宪...[详细]
时间:2014-11-17 09:19
查看:335次标签:法治观念依宪治国法治精神陈大文
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应认真领会全会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将其准确融入教案之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助力大学生不为杂声噪音所扰,不为错误思潮所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有针对性...[详细]
时间:2014-11-17 09:15
查看:340次标签: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精神纪亚光
正本清源、标本兼治、德法并举
四中全会《决定》的思路,笔者将其概括为十二个字:正本清源、标本兼治、德法并举。首先谈正本清源:这个“本”和“源”,就是回归宪法,...[详细]
时间:2014-11-17 09:04
查看:352次标签:法治国家法治精神法的实现依宪执政孙晶
“法者,治之端也。”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首先是法治的国家。法治既意味着更完备的制度与秩序,也意味着更多的公平和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站在历史与未来交汇的新起点,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详细]
时间:2014-11-13 11:23
查看:492次标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依法治国法治精神韩竞
确立一个法律的制度或者颁布一部法律并不难,但中国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公民具有法治的精神,制度的背后支撑它的是一种文化,短时间内是不是能够重塑我们的文化,也是决定着依法治国是不是可以有效贯彻非常重要的方面。...[详细]
时间:2014-11-12 13:49
查看:697次标签:法治精神法治中国四中全会杨雪冬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新闻媒体责无旁贷。光明日报将通过推出重点报道、刊发重点文章、组织系列评论、开设专题专栏专版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举措、典型经验以及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营造全党全国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详细]
时间:2014-11-12 10:14
查看:402次标签:法治信仰法治精神四中全会
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要适应依法治国新常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也是当代中国的新常态。这个新常态首先表现为党和国家最高层对宪法和法律的尊崇和维护,对权力实施严格监督和刚性约束的坚...[详细]
时间:2014-11-12 10:12
查看:608次标签:法治精神法治中国四中全会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公民陪审以及司法审判的执行各方面落实人民司法这一基本方针。通过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全面实现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实体性权利,实现公正审判权、人道...[详细]
时间:2014-11-06 08:19
查看:1192次标签: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四中全会汪习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法律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保障了改革开放有序开展,维护了国家安全和正当权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涉外法律工作在国家法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分量...[详细]
时间:2014-11-06 07:57
查看:2613次标签:涉外法律四中全会法治精神汪洋
宣讲家网官方微博和首都专家微博群共发原创微博内容110条,宣讲家微信推送19条,宣讲家客户端发布107条,全网发布有关文章537篇,累计点击次数达到90万次。...[详细]
时间:2014-11-02 17:34
查看:443次标签:宣讲家四中全会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