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供给侧改革的结合,将形成“以创新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创新”的正反馈激励。未来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等目标,也注定将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详细]
时间:2016-06-12 15:35
查看:285次标签:王战供给侧改革宏观调控创新
创新与供给侧改革的结合,将形成“以创新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创新”的正反馈激励。未来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等目标,也注定将在创新驱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详细]
时间:2016-06-12 15:07
查看:433次标签:王战供给侧改革创新中等收入陷阱
创新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而不是割断历史的“超越”。创新离不开对传统军事理论价值的深度挖掘和重新发现,否则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详细]
时间:2016-06-12 14:33
查看:1362次标签:王卫星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创新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每年对此投入巨大。进入高收入阶段后,推动创新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创新驱动的效果要用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检验。越是在高收入阶段,越需要提高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详细]
时间:2016-06-12 09:13
查看:839次标签:郑秉文国际经验创新中等收入陷阱
俞正声与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和实习代表进行了交流座谈。听完大家的发言后,俞正声指出,两岸关系未来的重任在两岸青年人肩上。两岸青年成长环境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难免存在差异,但同为中华儿女,都希望过上幸福安宁生活,都希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详细]
时间:2016-06-11 22:00
查看:263次标签:俞正声厦门创业创新
创新不仅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支点和亮点,而且更为其提供了引擎,夯实了基座,构筑了灵魂。用创新引领和擘划治国理政的大思路、大格局、大方略,必然和必定会是全面胜出、满盘皆赢。...[详细]
时间:2016-06-08 10:50
查看:1171次标签:艾斐创新治国理政发展
实物网购正倒逼传统制造企业加强数据分析、打造柔性供应链、展开反向定制等。本地服务提供商同样要正视“互联网+”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服务网购并非仅仅是拓展了一条新的购买和支付路径,更重要的是,来自消费互联网的口碑和数据都在为服务业赋能,它们同样可以成为服务业创新供...[详细]
时间:2016-06-08 09:28
查看:279次标签:陈静互联网创新供给侧改革
激励企业实施开放创新,建立开放的分布式创新体系。要切实落实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各项政策,努力培养并充分发挥院所和高校服务企业创新的能力。...[详细]
时间:2016-06-07 10:02
查看:337次标签:钟志华企业中国经济新常态创新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详细]
时间:2016-06-07 09:55
查看:1302次标签:习近平科技强国创新经费
学科边界无形中成为视野和思想的边界,进而成为束缚创新的边界。这个“学科思维”的牢笼若不冲破,必然成为日益严重的创新障碍,应当引起从中央到地方、从管理部门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从广大科技人员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详细]
时间:2016-06-07 09:46
查看:543次标签:龚克创新思想学科思维
年轻人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年轻人每成长一步,离实现“中国梦”就会更近一步。习近平说:“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详细]
时间:2016-06-06 15:22
查看:1548次标签:习近平人才创新党管人才
人才考核评价是人才培养开发的指挥棒,对人才培养开发具有导向作用。要改革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考评制度,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详细]
时间:2016-06-06 14:47
查看:463次标签:叶忠海人才创新考核评价
如何打通法学教育专业学科间的壁垒,不断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我国法学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为此,首先应提高法学教育门槛,从源头上避免继续培养过多的中低端法治人才。...[详细]
时间:2016-06-06 14:30
查看:352次标签:廖永安法治人才创新法治建设
世界正从行进中看到“创新中国”。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详细]
时间:2016-06-03 14:01
查看:419次标签:叶小文创新智慧三会合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追求极致的工艺和追求突破的创新,往往可以相得益彰。离开了对一种技艺的不断磨练,对一个行业的执着坚守,对一个领域的扎实钻研,很多发明、创造也就无从谈起。...[详细]
时间:2016-06-03 09:51
查看:583次标签:吕晓勋工匠精神创新工业革命制造业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深化改革,整合机构、职能和人力资源,推进综合执法,实现社会治理扁平化、全覆盖。...[详细]
时间:2016-06-02 14:44
查看:1227次标签:祝列克创新社会治理国家治理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性理解是一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态度。这种态度既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建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也是阐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历史性的努力,更是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在与当代实践结合中获得当代意义、彰显生机和活力的理论表达...[详细]
时间:2016-06-01 09:40
查看:1394次标签:胡海波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时代特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把蓄积新的增长动能,作为“应增强促”主题活动的着力点,发挥创新驱动的“乘数效应”,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详细]
时间:2016-05-31 09:47
查看:598次标签:张丽欣小康社会简政放权创新
当前,面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我们提出了众多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创新作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动力,颇受瞩目。...[详细]
时间:2016-05-31 09:10
查看:244次标签:易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科技创新
当前,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中心任务,需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着力点,切实发挥认证认可的作用,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和结构优化,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详细]
时间:2016-05-30 11:31
查看:703次标签:孙大伟供给侧改革现代产业体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