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使得世界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70亿人口加速贸易、经济、市场、科技等一体化进程,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越来越成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来没有像今天,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成为必然选择。...[详细]
时间:2015-05-22 14:42
查看:1865次标签:胡鞍钢中华传统国强必霸和谐世界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本质上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版。因此,需要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既要准确把握、认识新常态,又要顺其自然,适应新常态,更要因势利导,引领新常态。...[详细]
时间:2015-04-15 10:25
查看:1070次标签:胡鞍钢中国经济经济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转型发展将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的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转型期城乡社会风险趋于显化,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详细]
时间:2015-04-03 13:18
查看:1607次
标签:胡鞍钢十三五社会保障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转型发展将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完善的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以及转型期城乡社会风险趋于显化,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详细]
时间:2015-04-03 09:46
查看:1557次标签:胡鞍钢十三五社会保障
从规模效应和速度效应共同产生的总效果来看,中国不仅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发明专利增长第一大发动机,而且对世界的贡献率会越来越大,还会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大的发展空间。...[详细]
时间:2015-03-30 13:13
查看:717次标签:胡鞍钢“共赢主义”经济新常态外部性贡献
全面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外部动力,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内在动力,进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全面对外开放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对外发展空...[详细]
时间:2015-03-26 13:04
查看:346次
标签:胡鞍钢对外开放“三个全面”中国经济新常态
全面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外部动力,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内在动力,进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驱动力。全面对外开放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对外发展空间拓展。...[详细]
时间:2015-03-26 10:07
查看:581次标签:胡鞍钢对外开放“三个全面”中国经济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是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也是建立世界最大的、最具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的核心目标和核心任务。...[详细]
时间:2015-03-20 15:55
查看:1012次标签:胡鞍钢经济发展对外开放
中国即将迎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进入准备阶段。“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全面认识这一时期的发展阶段特征、国际国内环境,分析“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与...[详细]
时间:2015-03-18 14:55
查看:1735次标签:胡鞍钢“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对2015年而言,它具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一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就是要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各项重大任务;二是“十三五”规划绘制之年。因此,“四个全面”最核心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考虑今年以及编制“...[详细]
时间:2015-03-13 10:45
查看:2027次标签:胡鞍钢中国经济政府工作报告
从规模效应和速度效应共同产生的总效果来看,中国不仅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贸易增长、发明专利增长第一大发动机,而且对世界的贡献率会越来越大,还会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大的发展空间。...[详细]
时间:2015-03-10 09:44
查看:793次标签:胡鞍钢中国经济新常态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发展主题是全面科学发展,即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详细]
时间:2015-03-04 16:25
查看:2442次标签:胡鞍钢“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完满收官之年,又是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之年。“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指引。由此,中国将正式进入“四个全面”时代。...[详细]
时间:2015-03-04 08:51
查看:430次标签:胡鞍钢四个全面治国理政
总之,当代中国研究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科学为研究手段,以认识中国、改造中国、改革中国、发展中国为研究目的。只有在研究中逐步做到通识、通达、通变,才能为中国兴盛、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知识创新、智力贡献。...[详细]
时间:2015-02-25 15:18
查看:338次标签:胡鞍钢通达通识通变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政治大纲”,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详细大纲”,最后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先后经过了三个阶段,花了三年时间。这表明,对中国重大决策而言,它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决定了决策质量水平,同时也决定了决策执行效果。...[详细]
时间:2015-01-06 15:32
查看:1084次标签:胡鞍钢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国特色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将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建设、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要积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体制和运行机制更趋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实质化,进一步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生命力。...[详细]
时间:2014-12-26 09:43
查看:2035次标签:胡鞍钢杨竺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商民主
中国是“民主集中,共识决策”,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是“两条腿”的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形成共识,扩大共识;在共识基础上作出决策。显然,中国“两条腿”的民主集中制优于“一条腿”的民主制。...[详细]
时间:2014-12-18 14:14
查看:896次标签:胡鞍钢社会主义政治司法公信力依法治国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设计师,还是更加自觉地重建这些制度的设计师,突出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章程》(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尤其是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制度上。...[详细]
时间:2014-12-08 14:15
查看:571次标签:胡鞍钢邓小平中国之路制度建设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这不仅取决于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本身的定位,还取决于国家发展的阶段性与历史性。政府与市场是一对重大关系和突出矛盾,对它们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反复试错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详细]
时间:2014-11-20 16:16
查看:6949次标签:胡鞍钢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方向。《决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详细]
时间:2014-11-15 14:45
查看:882次标签:胡鞍钢法治中国中国制度体系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