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文化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郭继承:汲取中国文化的智慧 提升党员干部的修为
    郭继承:汲取中国文化的智慧  提升党员干部的修为

    文化是民族之根,若要用中国的智慧根除当代社会的痼疾,须先用中国文化的精华提升党员干部的修为。今日之中国,各路文化盘根错节,以致根之不存者有之,扎根不深者有之,脱根转胎者有之……党员...[详细]
    时间:2015-09-24 18:26 查看:86103次
    标签:党员干部智慧文化郭继承

  • 尼日利亚: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各国国庆节的名称有所不同,庆祝活动也大不一样。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阅兵、花车、方阵、焰火、飞行表演、欢乐的人群、飘扬的国旗……国庆节这天些庆典元素或庄重,或温馨,成为人们难忘的“国庆”视觉记忆。无论是宏大的阅兵游行还是画在面颊...[详细]
    时间:2015-09-23 09:51 查看:1230次标签:尼日利亚文化历史国庆

  • “中国梦”的文化阐释

    “中国梦”的文化表现是通过“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的”这两个功能来实现的,它使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关系联系起来。在此意义下,“中国梦”向世界人民表达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表达“中国梦”的民族文化个性、文化创造性、文化包容性和文化象征性。...[详细]
    时间:2015-09-15 13:36 查看:1792次标签:马国柱中国梦文化民族文化

  • 深刻认识中国梦文化特质

    中国梦的文化符号表现通过 “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这两个功能来实现,使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联系起来。在此意义下,中国梦向世界各民族人民表达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表达中国梦的民族文化个性、文化创造性、文化包容性和文化象征性。...[详细]
    时间:2015-09-08 09:46 查看:1049次标签:马国柱中国梦文化民族复兴

  • 治理腐败的文化路径

    权力与制度都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是文化塑造的产物。因此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聚焦于制度限权,也有必要回过头来从权力与制度形成的文化背景上思考它们产生及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从文化之“本”上探寻权力的“良治”之道和制约权力的“源头活水”。...[详细]
    时间:2015-09-06 14:44 查看:1037次标签:朱联平领导干部反腐败文化

  • 文明多样性:历史趋势与伦理自觉

    总体均衡、差异与流动相统一,是文明多样性健康发展的客观法则。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法则的现实化、内在化。在注重“空间实现”的同时注重“心性内化”,对推进文明多样性的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意义。...[详细]
    时间:2015-08-26 14:03 查看:1473次标签:陈忠文明多样性文化伦理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点赞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各国对于复兴丝绸之路热情高涨。秉承着相同的宗旨和理念,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期待着能成为丝路各国文化资源共建共创的平台,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共享共赢的平台。...[详细]
    时间:2015-08-26 11:28 查看:499次标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国际论坛丝绸之路

  • 戏曲的春天

    随着《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印发和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期两年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大普查也拉开帷幕。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正在关心戏曲的繁荣发展,梨园之春马上就要到来。我们期待这个春天的到来,期待戏曲这门传统艺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发挥...[详细]
    时间:2015-08-20 08:43 查看:590次标签:老骥戏曲文化传统艺术

  • “一带一路”应轻装上阵

    “一带一路”倡议中,“民心相通”是其五大合作重点之一,更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影视产品、美食都可作为一种文化纽带,“轻轻地”把双边的关系更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达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民心相通”的目的。...[详细]
    时间:2015-08-18 14:06 查看:693次标签:梁海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文化

  • 论文化在反腐中的三重使命

    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内容。制度文化是中层文化,是人类实践行为的理性抽象,对表层文化和核心层文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5-08-18 14:01 查看:337次标签:汪洋文化反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治党

  • 应重视发挥文化的治理功能

    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廉洁文化,着力推进大众文化发展。...[详细]
    时间:2015-08-10 13:43 查看:1131次标签:张国臣文化社会治理国家治理

  • 文学要承载文化的真实

    文学就是人学,但这里的“人”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大写的“人”。这个大写的“人”是指超越了一己私欲、上升到普遍性高度的人,既有人的血肉情感,其思想情感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这个大写的“人”不仅仅指文学中的正面人物,更是指由作品的整体情感倾向而构成的“人学”。...[详细]
    时间:2015-08-04 13:13 查看:426次标签:冷成金文学中国故事文化

  • 京津冀文化协同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虽然京津冀拥有相近的文化资源,但在发展理念、政策和方向上各成体系,各自发展,没有形成应有的区域凝聚力和竞争力。要进一步理清首都与“京畿”的关系,挖掘三地在政治、经济、历史、生态等方面的内在关联和潜在空间,着眼未来,实现京津冀的全方位联动发展。...[详细]
    时间:2015-08-03 13:29 查看:262次标签:石峰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人才

  • 创新来自对学问的真正尊重

    从人类生存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出发作出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达到文明意义上的创新,进而实现有益于民族与世界的成就。...[详细]
    时间:2015-07-30 16:05 查看:351次标签:丘成桐创新文化学问

  • 唤醒京津冀文化协同的先天基因

    京津冀三地的人民认同彼此的文化身份,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向心力,更容易协同合作。事实上,这样一种历史悠久的渊源是国内其他地区所缺乏的,可以说是京津冀三地特有的一种历史渊源优势。...[详细]
    时间:2015-07-30 15:39 查看:331次标签:常书红京津冀文化共同体

  • 京津冀协同要下好文化关键棋

    文化认同,不仅意味着不同群体间相同文化因素的连接,更意味着一个群体对群外不同于自身的文化价值的认可。在两个群体或更多群体的合作中,只有经过对彼此文化的认同,进而对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加以接受和传播,不同的群体才能凝为一个新的共同体。...[详细]
    时间:2015-07-29 13:28 查看:404次标签:刘勇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交通一体化

  • 循序渐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倡导到践行,从理念到行动,需要在坚持历史性和现实性、主导性和多样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过程中融教于导、寓理于引,通过见微识远、循序渐进,推动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最大价值公约数”成为全社会共同价值...[详细]
    时间:2015-07-17 13:26 查看:841次标签:程京武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文化

  • 清晰的目标激励着整个民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谈中国、论世界,为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更加理性地读懂中国,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提供了一把重要钥匙,是一部值得认真反复品读的好书。...[详细]
    时间:2015-07-16 14:06 查看:356次标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治国理念中国文化

  • 法律文化需要自己的“底盘”

    如果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脱钩,就会导致诸多问题。法律如果脱离大众情感和信仰,会使法律目标功利化,成为强制规则而不再是意义载体。应保持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之间的联系,使法律制度植根于文化土壤,这样才能确保法律制度健康发展。...[详细]
    时间:2015-07-13 14:41 查看:390次标签:高鸿钧法律文化法治建设

  • 国学如何走向开放与自由

    在交互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要分清哪些东西属于“文化之根”,哪些东西属于“文化之果”,从而知道哪些东西只能属于“小空间”,而哪些东西则可以属于“大空间”。也就是说,由于任何特定的具体文明,都在它的特定起源之处,有其独特而隐秘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根源,所以,在这...[详细]
    时间:2015-07-13 13:44 查看:1233次标签:刘东国学文化开放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