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享用者,也是传承者和创造者。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远程培训部主任戴有山从非遗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和生产生活方式、非遗是文化印记和身份认同、非遗是...[详细]
时间:2021-05-08 13:18
查看:3085次
标签:戴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群众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远程培训部主任戴有山从非遗的本质特征、非遗保护的对象、能力建设和传承人群的学习、非遗的学术研究四个方...[详细]
时间:2021-05-08 13:17
查看:4025次
标签:戴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了解非遗便是追寻源头的重要线索;如果说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是一座座宝库,了解非遗便是开启宝库的钥匙。非遗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走进生活的钥匙、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详细]
时间:2021-05-08 13:16
查看:2734次
标签:戴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价值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迈上新的台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的重点工...[详细]
时间:2021-05-08 13:15
查看:2757次
标签:戴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庚子鼠去,辛丑牛来,新的春天“犇”腾而至。一元欣复始,万象喜更新。牛年开年,我们深入祖国大江南北,全方位感受满满的牛气……...[详细]
时间:2021-02-18 13:56
查看:338次标签:辛丑牛年团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树银花不夜天”“团团圆圆闹元宵”寄托着人们期盼一切顺遂的心愿。...[详细]
时间:2021-02-18 13:25
查看:348次标签:元宵节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钟连盛表示,“北京非遗周”可邀请北京乃至全国、世界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交流,走进非遗传承基地、博物馆、学校、社区等地,通过现场展演、讲座、培训等形式鼓励非遗项目之间或跨行业切磋互鉴。还应该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以云展览、云课堂、云直播等形式,对不同人群有针...[详细]
时间:2021-01-27 11:09
查看:291次标签:钟连盛北京非遗周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详细]
时间:2020-12-18 13:26
查看:1013次
标签:太极拳申遗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
8月5日,河北省井陉晋剧院在石家庄市井陉县上安镇头泉村举行了2020年“暑期戏曲惠民生”首场下乡展演活动。此次惠民展演将在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农村上演60余场次,给山区群众带来《杨业归...[详细]
时间:2020-08-06 13:54
查看:704次
标签:河北井陉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日夜晚,鄂尔多斯草原热闹非凡,蒙古族舞蹈欢快灵动,呼麦长调醇厚悠扬,马头琴表演似万马奔腾直冲云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为数百名当地农牧民与游客带来一场艺术盛宴。...[详细]
时间:2020-08-06 09:24
查看:389次标签: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建筑样式,包括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本期报告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工艺技术,即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详细]
时间:2020-06-23 13:41
查看:8191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
大木制作必须用到丈杆。古建筑的木构件类型比较复杂,榫卯位置也不尽一致,单凭记忆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发明了丈杆。丈杆是一种画线用的工具,上面标有构件的实际位置和尺寸,不同的构件有其相...[详细]
时间:2020-06-18 10:56
查看:431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
抗震实验表明,中国古建筑抗震能力远强于现代混凝土建筑。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古建筑本体与其基础没有连接,地震的力能使它整体挪动,但不会使之损坏,甚至其挪动本身对地震的力还起到一定的消解...[详细]
时间:2020-06-18 10:54
查看:556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是按照一定的权衡尺度。例如,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以斗口为基本的权衡尺度。宋代“材分八等”,到了清代,斗口分为十一个等级,从一寸开始逐步增加,每半寸...[详细]
时间:2020-06-18 10:51
查看:527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既“千篇一律,又千变万化”——尽管其具有多种建筑形式,但总体风格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它们在尺度、比例上遵循着共同的法则,即“通则”。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等建筑形式都...[详细]
时间:2020-06-18 10:49
查看:374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主要的建筑形式有硬山、悬山、歇山(重檐歇山)、庑殿(重檐庑殿)、攒尖、盝顶等。这些基本建筑样式通过相互的组合,又可以形...[详细]
时间:2020-06-18 10:47
查看:428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建筑样式,包括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本期报告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工艺技术,即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详细]
时间:2020-06-18 09:33
查看:876次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技术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建筑样式,包括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本期报告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工艺技术,即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的非物质文...[详细]
时间:2020-06-18 09:33
标签:马炳坚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榫卯技术
王宜委员认为,中医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当代使命,就要让中医药非遗项目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发挥好维护健康之效,进一步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实...[详细]
时间:2020-05-29 09:49
查看:577次
标签:王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
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前提。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成为最重要的保护传承对象,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也被开发...[详细]
时间:2020-03-25 18:59
查看:14579次
标签:陈华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