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概念的界定...[详细]
时间:2013-01-29 13:58
查看:3334次标签:法治基本内涵法律至上人权保障司法公正依法行政
防止公权力异化...[详细]
时间:2013-01-24 14:36
查看:487次标签:姜明安顶层设计反腐败制度法治官员财产申报抛售房产
核心价值观...[详细]
时间:2013-01-22 14:46
查看:382次标签:杨永志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法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
法律的尊严,首先是执法者的公正;公平正义的源泉,蕴藏在每一个具体的案件中
据报道,因在处理其子违章驾车并妨碍交警执行公务过程中,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构成渎职错误,山西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被山西省纪委建议撤...[详细]
时间:2013-01-15 09:49
查看:1159次标签:人民时评公平正义法治公务员法李亚力事件
重要指标...[详细]
时间:2013-01-13 09:40
查看:961次标签:小康社会法治依法行政司法公信力
法治,人治,法制...[详细]
时间:2013-01-08 13:59
查看:1112次标签:领导干部法治思维
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详细]
时间:2013-01-08 11:02
查看:950次标签:新华时评政法工作习近平法治平安中国公平正义
三大建设、四项改革、五个能力——会议对政法机关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出新要求,释放出新时期中央政法工作的新思路、新信号。...[详细]
时间:2013-01-08 09:48
查看:5305次标签:习近平政法工作队伍建设平安中国法治司法制度
三大建设、四项改革、五个能力——会议对政法机关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出新要求,释放出新时期中央政法工作的新思路、新信号。...[详细]
时间:2013-01-08 09:48
查看:7375次标签:习近平政法工作队伍建设平安中国法治司法制度
三大建设、四项改革、五个能力——会议对政法机关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出新要求,释放出新时期中央政法工作的新思路、新信号。...[详细]
时间:2013-01-08 09:48
标签:习近平政法工作队伍建设平安中国法治司法制度
12月5日下午,安徽省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在安徽大剧院隆重举行。省委书记张宝顺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加快推进依法治省进程,为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详细]
时间:2012-12-28 14:25
查看:283次标签:张宝顺宪法安徽法治保障精神建设
动荡时代,经济增长是低迷的,发达国家百姓的生活水平难以持续提高,甚至还在下降。毫无疑问,全球的政治领导、商业领袖、思想界精英都在寻找答案。那么,出路何在?...[详细]
时间:2012-12-27 14:19
查看:699次
标签:李稻葵世界经济社会福利法治监管体制市场化
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无论对于保护网民个人合法权益,还是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这都是一个积极信号。
有共识,才有合力。网络要健康文明、蓬勃发展,这是一个共识。而要实现健康文明蓬勃发展,另一个基本共识...[详细]
时间:2012-12-25 09:19
查看:473次标签:今日谈正能量网络环境网络信息保护法治
道德和法律原则...[详细]
时间:2012-12-23 15:05
查看:617次标签:秦晖德治法治限制权力舆论管制道德原则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在过往产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基础上,开始了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革命。劳工问题、靑年问题、妇女问题和土地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革命的开端。然而,直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才逐渐展露其风貌,特别是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导致...[详细]
时间:2012-12-13 13:59
查看:695次标签:高风险法治道德社会
现代市场经济...[详细]
时间:2012-12-11 14:43
查看:643次标签:吴敬琏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法治国有企业
二论习近平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详细]
时间:2012-12-11 12:33
查看:869次标签:人民日报评论员宪法习近平法治
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详细]
时间:2012-12-07 14:43
查看:454次标签:官员财产申报预防腐败财产公开法制化民主法治
争权夺利...[详细]
时间:2012-12-06 12:56
查看:398次标签:江平税收国家财产争权夺利法治
对待“网意”体现的权利诉求,首先还是要尊重倾听。中央领导同志强调,“网上的舆论,包括骂声我们都要听”。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对于网上舆论不能置若罔闻,而是要主动了解、客观认识,并通过网上舆情了解民情、检讨工作、解决问题。...[详细]
时间:2012-12-06 11:57
查看:366次标签:人民时评公序良俗法治微博人民日报新兴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