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道德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新时代中国道德建设学理范畴探析

    本文立足中国道德建设实践,通过系统梳理“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信仰”“道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等八对学理范畴,着力揭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规律,旨在为讲好中国道德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供学理...[详细]
    时间:2025-07-23 16:32 查看:124次标签:道德新时代中国形象

  • 人民法院对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罪大恶极者,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2024年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4.9万件5.8万人,件数同比下降5.8%,较10年前下降28.7%。对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罪大恶极者,坚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对驾车冲撞行人的樊维秋、校...[详细]
    时间:2025-03-08 19:30 查看:238次标签:人民法院法律道德

  • 经典诠释的实践取向与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在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处于核心位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涉及道德伦理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主要功能、核心原则、基本内容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对其中任何问题的精确说明,都应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正确理解为前提。...[详细]
    时间:2024-04-15 14:52 查看:60次标签:伦理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道德

  • 经典诠释的实践取向与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在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处于核心位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涉及道德伦理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主要功能、核心原则、基本内容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对其中任何问题的精确说明,都应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正确理解为前提。...[详细]
    时间:2024-04-15 14:52 查看:92次标签:伦理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道德

  • 屡禁为什么难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良好家风养成,到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形成,都需要为积极行为点赞,对不良行为说不,明令禁止必不可少。但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情况下越是禁止,越助长违规行为,最后陷入屡禁难止的局面。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心理逻辑呢?...[详细]
    时间:2023-03-24 10:04 查看:354次标签:社会治理道德红线

  • 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道德记忆

    道德记忆是人类记录和再现道德生活经历的能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重视道德实践,传承优良道德传统,弘扬崇高道德精神,刻写了独特的集体性、组织性道德记忆。中国共产党能够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其重视建构和传承集体道德记忆的优良传统...[详细]
    时间:2022-12-02 10:08 查看:307次标签:中国共产党人集体道德

  • 浙江宁波:用榜样点燃道德之光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为抓手,大力培树道德典型,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社会风尚,打响“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城市品牌。目前,宁波全市有全国道德模范5例、提名奖12例,时代楷...[详细]
    时间:2022-12-01 13:38 查看:343次标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榜样道德

  •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时代课题、擘画宏伟蓝图,鲜明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不断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详细]
    时间:2022-10-14 08:15 查看:524次标签:稳中求进法律道德改革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

  • 道德当身 不以物惑

    《管子》曰:“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古人尚不为名利物欲所蔽,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把德行放在修身的第一位,不为物惑、不以情移、不为利诱、不为名扰。只有如此,才能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才能廉洁自律、两袖清风,真正懂得“沧...[详细]
    时间:2021-11-18 15:25 查看:1270次标签:田豫道德不以物惑

  • 多财生过

    纵观历史,居于高位者的谆谆告诫、从上到下的政府官员严格自律、看淡物质与爱惜名声、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这些可以说固然重要,但建立健全相关的反腐倡廉制度,足以保证不管何人都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无疑更加重要。...[详细]
    时间:2021-11-18 11:16 查看:365次标签:反腐倡廉道德贤者

  • 论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诚于心,信于人,说话算数,一诺千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真,一种大彻大悟的善,一种无需雕琢的美,也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根。...[详细]
    时间:2021-10-22 11:20 查看:1186次标签:诚信道德法律

  • 中国共产党人道德的先进性

    天下之本在国,而国之本在家。共产党人对于品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正体现为其能否在修身齐家过程中以身作则,积极培育优良家风,从而在弘扬家风中展现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详细]
    时间:2021-07-06 10:24 查看:763次标签:庞永红中国共产党人道德先进性关键少数

  •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大力培育和弘扬法治精神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需要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详细]
    时间:2021-03-16 09:15 查看:535次标签:薛惠道德法治精神

  • 新华每日电讯:疫情面前,瞒天过不了“法”海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原在美国某外企工作的黎某带着全家回京,登机前通过吃退烧药等方式隐瞒发热咳嗽症状,导致63名密切接触者被采取隔离措施。最近,黎某因妨害传染病防治获刑一年,舆论对此拍手称快。...[详细]
    时间:2021-01-28 09:47 查看:229次标签:疫情法律道德

  • 提升国家治理效能需要发挥道德的支撑作用

    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有赖于多种因素融通互促、同频共振形成的合力。道德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仅为制度提供价值导向,也为制度执行提供精神保障。...[详细]
    时间:2021-01-21 10:18 查看:373次标签:王淑芹国家治理效能道德

  • 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的世界观,或者说其哲学思想的中心观念是“道”。什么是道?按照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道”可以理解为道德、道理。老子所理解的“道”是一种超感知的实在。本段报告,报告人首先通过推理论...[详细]
    时间:2020-10-21 09:21 查看:798次
    标签:王中江老子哲学思想世界观道德

  • 【2020-04】“不多看一眼”的智慧

    党员干部应时刻以“不多看一眼”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心中有戒,则不越规;心中无戒,则必逾矩。“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欲望变得简单,私心变得渺小,公益才能昭彰。管好欲望,就要自律。自律首在修心,从内心深处立起道德准则,即使外界汪洋恣肆,内心也能波澜不惊。...[详细]
    时间:2020-04-29 08:54 查看:369次标签:自我约束欲望道德自律

  • 党建漫评丨如何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结合起来?

    不久前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厚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详细]
    时间:2020-02-28 11:53 查看:651次
    标签:党建漫评法律道德力量结合

  • 周恩来的道德修养之道

    1943年3月18日是周恩来45岁生日。当天晚上,他在办公室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加紧学习,努力工作,坚持原则,向群众学习。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永远需要自觉的道德修养。在这方面,周恩来为我们树...[详细]
    时间:2020-01-03 15:56 查看:557次标签:周恩来道德修养

  • 传递道德的力量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19-09-09 09:47 查看:504次标签:传递道德力量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