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够助力政府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准确判别各类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提供系统化、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实现以市场主体为中心的服务创新。...[详细]
时间:2017-09-19 15:18
查看:764次标签:安森东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数据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详细]
时间:2017-07-24 17:00
查看:5837次
标签:张曙光两学一做国家治理现代化治国理政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命令服从的关系。这既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要求的集中相关,也与一种传统的政府是管理的唯一主体的意识相关。...[详细]
时间:2017-05-08 09:50
查看:487次标签:竺乾威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导能力
中国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以政府治理为主导,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坚持国家制度建设,推进各项公共事务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制度化、多元化并达到法治、德治、共治、自治的合作协调治理。...[详细]
时间:2016-10-31 10:01
查看:992次标签:许耀桐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领导政府治理法律法规
我们坚信,响应伟大时代的召唤,历经自我革新的洗礼,一个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妇联组织,将会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书写新的巾帼荣光。...[详细]
时间:2016-09-22 09:50
查看:639次标签:活力妇联组织改革方案妇女事业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把提高党领导民主建设、法治建设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详细]
时间:2016-04-15 08:55
查看:375次标签:齐卫平党的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建设
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前提是执行者对理念的认同,所以,对理念的解读宣传就成为必要的工作。理念推出后,进行口号性宣传,各级领导干部的讲话稿将理念当作程式化的帽子,形式上有了,究竟认同度如何、是否内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意识和行为了不得而知。所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宣传才能...[详细]
时间:2016-04-05 13:54
查看:859次标签:祁凡骅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员领导干部从严治党
习近平说,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详细]
时间:2016-02-26 10:06
查看:528次标签: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
作者从治理角度切入,分析“一带一路”和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从目标、主体和方式三个层面对治理与统治进行了区分。从目标来看,治理倾向于多元化的目标,不同的目标共存,而统治强调单一化的目标...[详细]
时间:2016-02-14 13:39
查看:3283次
标签:冯维江“一带一路”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与统治
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还处在以不同背景为切入点来分析理解的阶段,整合大的理论体系还比较早。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冯维江从治理的角度切入,分析“一带...[详细]
时间:2016-02-14 13:17
标签:冯维江“一带一路”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与“统治”
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还处在以不同背景为切入点来分析理解的阶段,整合大的理论体系还比较早。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冯维江从治理的角度切入,分析“一带...[详细]
时间:2016-02-14 13:17
查看:4572次
标签:冯维江“一带一路”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与“统治”
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对社会管理模糊化的反思和超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法治、自治和德治的高度统一。法治是社会和公众的底线准则,在此基础上划分政府与社会的边界。自治是社会主体性即自我规则和秩序,政府要起到培育引导作用,而非大包大揽。德治是社会内在的面向,强调各类社...[详细]
时间:2015-12-17 14:31
查看:1556次标签:胡颖廉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信息化
简政放权,作为在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上寻求突破,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尝试,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详细]
时间:2015-12-03 15:52
查看:1168次
标签:杨刘保简政放权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理念政府公信力
简政放权,作为在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上寻求突破,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尝试,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详细]
时间:2015-12-03 08:38
查看:1317次标签:杨刘保简政放权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理念政府公信力
走向法治就是走向文明,文明是法治的内涵,法治是文明的载体。法治引导文明、表达文明、保障文明成果,应当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法治是公正之治。法治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没有法治社会就无法实现公平正义。法治化主要是让法治精神渗透到国家和社会治理中,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详细]
时间:2015-11-23 08:59
查看:586次标签:胡建淼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民主政治
政府预算的公开与透明,既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预算的公开透明是实现“阳光财政”的第一步,体现了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涵。预算公开是制约和管控政府权力扩张、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实现政府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详细]
时间:2015-08-27 13:46
查看:682次标签:车文辉预算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
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和现代国家治理上起步较早,形成了一些规律性认识和有益成果。我国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吸收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西制度不同、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各异,因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详细]
时间:2015-07-28 09:25
查看:536次标签:陈厚国家治理现代化西方化社会主义
由于党的群团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的组织化基础,因此,如何开发党的群团组织功能,推进其组织形态创新与发展,就必须将其放在整个政治结构空间内,即国家治理体系中来把握。...[详细]
时间:2015-07-08 10:05
查看:760次标签:郑长忠群团组织国家治理现代化习近平讲话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矛盾凸显,这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而基于这种多元化社会利益,使得公民诉求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公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和利益诉求,便于维护公民自身的权益,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详细]
时间:2015-06-17 09:28
查看:603次标签:罗宗毅法治思维领导干部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内核和方向,充分展现出我们党的主张和定力;“四个全面”从目标、动力、制度、能力等方面全方位规划出了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详细]
时间:2015-06-05 09:11
查看:1308次标签:杜飞进四个全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