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社会学家费孝通目睹云南省主席龙云在胜利后被扫地出门,内战的危险让一个文弱书生走上抗议的讲台。1945年胜利光环下的接收,成为民众对国民政府失望与憎恨的开始。力量日益壮大的共...[详细]
时间:2016-08-12 13:34
查看:705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5年国民政府共产党人费孝通
1945年,中国的八年抗战终于完结,历史的转折点上,不同的人,不同的团体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在上海,音乐家陈歌辛为抗战写就的歌曲《恭喜恭喜》传唱一时,后来成为华人世界的贺岁曲牌。...[详细]
时间:2016-08-12 13:31
查看:512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5年八年抗战抗日战争陈歌辛
在重庆和昆明,流行着黄(金)白(米)生意,人们背着成捆的钞票挤在买米的队伍里;这一年,国民政府再次遭遇了豫湘桂战役的溃败。对于1944年底的中国人来说,的确正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前行。...[详细]
时间:2016-08-11 09:02
查看:471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4年钞票国民政府豫湘桂战役
1944年是中国进入抗日战争的第七个年头,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八年离乱,此时到了天亮前夕。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伴随着秧歌的锣鼓轰轰烈烈;在上海,奇女子张爱玲已经达到名气的巅峰,成为沦陷...[详细]
时间:2016-08-11 08:57
查看:569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抗日战争1944年大生产运动张爱玲
作家赵树理完成了小说《小二黑结婚》,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赵树理也开始将创作更多的贴近现实生活,在《李有才板话》中,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成为小说的背景。在遥远的印度,中国驻印军正在进行着紧...[详细]
时间:2016-08-10 09:04
查看:530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3年赵树理延安文艺座谈会《小二黑结婚》
在上海,日军已经进入英美租界两年多了,上海的电影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电影沦为日本宣传的工具,纪录片《今日的淮海》描述的正是汪伪政权统治下徐州一带百姓美好的生活,那里真实的生活又会...[详细]
时间:2016-08-10 09:00
查看:452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3年英美租界《今日的淮海》汪伪政权
随着驻华美军越来越多,昆明成为国统区最大的黑市,黑市上,什么物资都有,汽油、飞机和汽车零件、布料、黄金、酒和医疗器械,中国的经济正在遭受严重的腐蚀。...[详细]
时间:2016-08-09 09:10
查看:473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2年经济昆明驻华美军
五幕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上演,话剧台词“让这世界爆炸了吧!”响彻重庆的街头,一扫国民党压制舆论的阴霾空气。...[详细]
时间:2016-08-09 09:04
查看:483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2年历史剧《屈原》重庆国泰大戏院
在香港,宋庆龄发起一碗饭运动,希望每一位能吃上饭的人,拿出一碗饭的钱来救济华北的难民。但是香港也随着日本对英国宣战而沦陷了,正在香港学习的张爱玲在空袭中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她随后返回...[详细]
时间:2016-08-08 10:03
查看:728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1年宋庆龄一碗饭运动张爱玲
选举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方式进行,这是抗战中共产党根据地中实行的政权民主建设。能够破天荒地由普通人来选举政府官员,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许多地方的妇女,...[详细]
时间:2016-08-08 10:00
查看:537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1年抗战中共产党根据地政权民主建设
1940年的重庆,仍在遭受日军的空袭。在死亡的阴影下,在拥挤的防空洞,穿西装的人和穿蓝布衫平民感觉到自己是同胞兄弟,人们处在炸弹与通货膨胀的夹击中。...[详细]
时间:2016-08-05 08:56
查看:424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0年重庆日军空袭
抗战开始后,在中国内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大多是用木炭代替汽油的木炭汽车和马车、驴车,当时,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说法。沿海港口相继沦陷后,失去进口燃料的渠道,中国的公路运输几乎陷于...[详细]
时间:2016-08-05 08:52
查看:527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40年抗战玉门油田公路运输
这一年,八路军把挺进敌后的目标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相继创建了十几块敌后根据地。八路军实行减租减息,推行民主选举,提倡男女平等,得到农民的支持。人们将八路军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子弟兵”...[详细]
时间:2016-08-04 09:13
查看:351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9年八路军男女平等人民子弟兵
在重庆,作家老舍已经逐渐学会了忍受重庆寒冷潮湿的严冬,闷热难当的酷暑。抗战开始后,老舍不得不丢下妻儿,一路辗转,从济南,经武汉,到重庆。弱女痴儿不解哀,牵衣问父去何来?话因伤别潸应...[详细]
时间:2016-08-04 09:10
查看:605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9年老舍日军抗日战争
8月15日,一股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洪水使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在此之前,为了延缓日军凶猛的攻势,蒋介石做出了开掘黄河大堤的决定。黄河水淹没地区形成长达400多公里的黄泛...[详细]
时间:2016-08-03 08:55
查看:525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8年日军黄河蒋介石
徐州会战时,一名阵亡士兵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士兵身上只有两件单衣和一双草鞋。粗布军装两件,草鞋两双、没有钢盔;士兵每天吃两顿,其中一顿是稀饭;行军打仗基本靠步行,没有实行机械化,这就...[详细]
时间:2016-08-03 08:45
查看:560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8年徐州会战士兵日军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战自卫书》,象征着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淞沪会战打响。年轻的中国空军首战告捷,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英勇的中国空军》的文章。国内迅速掀起“空军热”。在日...[详细]
时间:2016-08-02 08:45
查看:513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7年国民政府抗战自卫书淞沪会战
年初,国共两党决心再次携手,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机。“我们的民族是站在生死存亡的最后一线了,要生存,我们只有展开广大的民族战争。”著名的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村民...[详细]
时间:2016-08-02 08:42
查看:420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7年国共两党民族存亡民族战争
11月的绥远,室外温度降至零下三十七度,先后在这里集结的二十万中国军人备受严寒的折磨,但绥远的中国军队还是迅速打败了希望借助日本力量实现内蒙古独立的德王。...[详细]
时间:2016-08-01 08:54
查看:447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6年绥远中国军人抗日
年初,救国会组织开始出现,其中以上海的声势最为浩大,传达出民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心声。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在大会上慷慨陈词:“我们到今天损失的土地,有现任行政院长蒋介石先生...[详细]
时间:2016-08-01 08:52
查看:445次
标签:《一个时代的侧影》1936年救国会抗日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