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详细]
时间:2023-02-16 08:00
查看:285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温故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8.5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约4万年前,中国最早的“室内装修”在这里完成。...[详细]
时间:2023-02-14 13:33
查看:236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万寿岩遗址文物
《格萨(斯)尔》《玛纳斯》和《江格尔》是中国三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分别源自藏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的悠久传说,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这三部伟大史诗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艺术瑰宝。...[详细]
时间:2023-02-14 08:08
查看:388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中华文化民族文化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在厦门举行。在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这样介绍他曾工作过的城市:“厦门风景秀丽,气候怡人,是中国著名的海上花园。一个多月前,有‘万国建筑博物馆’、‘国际历史社区’美誉的鼓浪屿,是厦门的一个小岛,正式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这座...[详细]
时间:2023-02-13 08:28
查看:320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世界文化遗产厦门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曾经历过三次疏浚,但依然面临隐患。2002年年初,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同年,习近平同志履职浙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三次视察西湖。...[详细]
时间:2023-02-10 13:10
查看:308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西湖中华文明
四十多年前,刚刚从政的习近平同志,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探索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交出了正定古城这份答卷。在正定主政期间,他身体力行推动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组织文物普查、修复古寺古碑、健全保护制度,将古建、古树、古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建立明确保护...[详细]
时间:2023-02-09 16:18
查看:268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正定历史文化遗产
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向世人昭示了“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流失文物回归,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23-02-09 08:16
查看:308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文物文化遗产流失文物
敦煌,风是这里的主宰,把能动的都吹成沙,把不能动的都刻成画。鸣沙山下、宕泉河边,莫高窟静静伫立。崖壁上735个石窟,诉说着千年的时光。...[详细]
时间:2023-02-07 08:57
查看:223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敦煌自然灾害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了安阳殷墟遗址,并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不但回答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还给出了“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详细]
时间:2023-02-06 13:17
查看:290次标签: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中国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