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人格权保护。...[详细]
时间:2021-03-10 15:09
查看:208次标签:人格权纠纷案件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国政法...[详细]
时间:2020-07-27 15:05
查看:55274次
标签:戴孟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国政法...[详细]
时间:2020-07-24 16:11
查看:14664次
标签:戴孟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继承侵权责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国政法...[详细]
时间:2020-07-22 10:57
查看:1559次
标签:戴孟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继承侵权责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国政法...[详细]
时间:2020-07-22 10:34
标签:戴孟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继承侵权责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国政法...[详细]
时间:2020-07-22 10:34
查看:3923次
标签:戴孟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继承侵权责任
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加强人格权立法,使其独立成编,强化对人格的全面保护,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那么,人体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应遵...[详细]
时间:2020-07-22 10:32
查看:2081次
标签:戴孟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器官捐献
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米新丽书记从将人身关系、人格权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好人条款” 及英烈保护,增设居住权制度,增设“离婚冷静期” 制度,扩大了“代位继承人”的范...[详细]
时间:2020-07-09 10:58
查看:1944次
标签:米新丽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离婚冷静期人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开创了我国法律编纂立法的先河。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对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作了充分阐述:对推...[详细]
时间:2020-07-09 10:56
查看:2694次
标签:米新丽民法典民法典编纂人格权依法治国
互联网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无纸化”“电子化”模式普及,在社会经济交往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此,民法典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范。比如,在网络上进行交易或签订电子合同时,什么时候可以被认定为订立了一个合同?网络上哪些行为被视为有法律约束力的要约,哪些被视为承诺?以在...[详细]
时间:2020-07-02 09:48
查看:431次标签:民法典互联网时代人格权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22日提交审议,其中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进一步明确了人格权范围。此前,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的意见认为,人格权是人格权编中的核心概念,建议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予以界定,明确哪些权利属于人格权。对此,民法典人格...[详细]
时间:2020-06-18 08:44
查看:352次标签:民法典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
中国即将迈入民法典时代,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被誉为是亮点之一。5月2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全国首份《网上侵害人格权案件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从网上侵害人格权案件的审理概况、案件特点、热点法律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网上侵害人格...[详细]
时间:2020-06-18 08:39
查看:626次标签:民法典人格权未成年人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从全面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构筑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再到保障公众私生活“安宁权”,在生活当中曾遇到的那些糟心事,民法典中均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你我加以保护。遭遇“性骚...[详细]
时间:2020-06-15 15:15
查看:444次标签:民法典人格权人格尊严
人格权是关系到个人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基本民事权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人格权”一词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权利的尊重和...[详细]
时间:2017-11-16 09:48
查看:492次标签:王利明人格权民法典
权利能力决定了所有自然人皆可成为民事主体,从而亦皆可成为人格权主体,这反映出现代法上的法律人格与人格权有着直接规范关联,即拥有主体资格必然享有人格权。...[详细]
时间:2016-03-02 13:59
查看:1015次标签:彭诚信民法典人格权人权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今的人权观念较之前有了较大进步,这客观上也要求人格权制度要随之完备和加强。尤其是我们当前处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盛行的时代,一些高科技发明的误用或滥用,会给个人隐私等人格权带来现实威胁。面对这种现实,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格权立法,提升人格权保护...[详细]
时间:2015-12-14 10:50
查看:638次标签:王利明人格权情结民法通则民法典
人格权规范对主体所享有的人格权做正面的规定,宣示了哪些精神性权益可以为法律所保护,鼓励了个人追求和保护自身的人格权益,彰显了现代民法尊重人权的精神。因此,人格权规范的宣示意义远远大于它作为行为规范对行为人行为的具体指导意义。...[详细]
时间:2015-11-17 15:02
查看:796次标签:窦海阳民法典人格权立法
人格权商品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社会,人格权的某些权能可以依法转让或者授权他人使用,包括在其遭受侵害以后通过财产损害赔偿的方式获得救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信息逐渐转为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记载、储存、传播和利用。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和即时性以及...[详细]
时间:2013-10-08 13:45
查看:843次标签:人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