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建引领,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政府、市场、社会、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详细]
时间:2024-01-10 14:35
查看:366次标签: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人民主体系统思维守正创新
基层治理离不开党建引领,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政府、市场、社会、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详细]
时间:2024-01-10 14:35
查看:230次标签: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人民主体系统思维守正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并践行“人民立场”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了关键,夯实了基础,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底气。...[详细]
时间:2017-08-23 11:08
查看:1278次标签: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人
两会的精神就是一种民主的精神,就是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学习好、贯彻好这种精神,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走进基层,走到群众中...[详细]
时间:2016-03-31 17:43
查看:1211次
标签:杨宜勇以人民为中心两会精神人民主体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义问题上,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权、话语权。...[详细]
时间:2015-01-04 10:45
查看:1295次标签:周维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公有共富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体现人民主体地位。确保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保护人民、造福人民的人本主义价值观。这就要在一些重点领域的立法中加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详细]
时间:2014-11-18 08:58
查看:326次标签:依法治国人民主体法治思维张恒山
民治思维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理国家。在法治国家中,人民不只是守法的主体,还应当成为立法、执法和司法的主体。这就是四中全会提出的,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要增强...[详细]
时间:2014-11-06 09:00
查看:549次标签:依法治国人民主体法治思维
我们党一贯主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人民的共同意志治国,靠人民的有序参与治国,因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要求我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以加强法律实施为关键,以推进全民守法为基础,深入实施依法治国...[详细]
时间:2014-06-23 09:18
查看:2545次标签:政治改革人民主体十八大
虽然马克思并未直接提出“人民主体”这个概念,但其整个理论体系和思想精髓却无处不闪耀着“人民主体”的思想光芒。贯穿于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人学理论是人民主体思想生发的理论根基。...[详细]
时间:2014-05-09 12:42
查看:1404次标签:人民主体思想内涵解读
毛泽东有一个十分经典的论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用“只有”强调了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唯一性,排斥了英雄史观、上帝史观以及英雄与奴隶共创的二元史观。...[详细]
时间:2013-12-30 13:50
查看:985次标签:周振国毛泽东人民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