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怼”,观点相左就“撕”……眼下,网上评论区动辄沦为“混战现场”,从公共事件,到鸡毛蒜皮,总有人吵得天昏地暗。很多网友感慨,互联网愈发容不下理性讨论,想发言就得做好被“喷”的准备。...[详细]
时间:2021-11-26 09:04
查看:237次标签:郑宇飞公共事件网络空间
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在公共事件围观中,多一点就事论事,少一点标签先行,殊为必要。区分公民身份与职业身份,明晰个人与群体的界限,既是正确围观公共事件的“美德”,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详细]
时间:2018-01-17 15:22
查看:351次标签:光明网评论员公共事件职业标签
没有哪个人能够为整个行业代言,将个人的不当表现,动辄上升到对职业群体的“定性”,却很可能形成对整个行业的污名。并且在这种标签思维下,职业角色与公民角色形成了错位,作为公民的道德要求在职业标签的掩盖下隐身了,不仅容易构成对群体的误伤,也不利于社会公民意识的激活,...[详细]
时间:2018-01-15 09:06
查看:352次标签:光明网评论员公共事件职业标签
今后一个时期,应以卫生应急体系和核心能力建设为“体”,以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为“翼”,加快实现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突破,构建更为科学高效、更具可持续性的中国特色卫生应急体系。...[详细]
时间:2017-01-25 13:43
查看:491次标签:崔丽卫生应急体系公共事件健康中国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承诺整改得“一丝不苟”,却在敏感环节依然“一丝不挂”:比如当记者输入“整形”时,搜索首页共17条搜索结果中,排名前7位的均为有小字注明“商业推广”的各类整形机构,而且在右边栏的“商业推广”中出现了8条搜索结果。...[详细]
时间:2016-05-19 10:06
查看:312次标签:公共事件常回头看看整改结果职能监管
纵观近年那些经典的危机应对案例,一是及时透明,二是有实打实的行动做支撑。真相、行动、诚意都可以缓解焦虑,如果实在措手不及、情况不明,政府至少可以给出适当的时间表,这也远比“尽快”“正在”之类的说辞好得多。从遇见的每一次事件,听到的每一个诉求中积累经验,边学边干...[详细]
时间:2016-04-29 09:22
查看:396次标签:胡宇齐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公共安全
“闹婚”“闹伴娘”作为一种传统的婚礼风俗,其实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不但可以渲染婚礼的气氛,而且也是结婚双方新人和家庭人缘好的证明。但是在很多地方,在“闹”的过程中失去了一种合理的“度”,结果就把“闹婚”变成了“闹剧”。...[详细]
时间:2016-04-07 11:12
查看:473次标签:苑广阔公共事件婚礼风俗移风易俗
与其向公共平台寻求鸡汤式的心灵抚慰,不如约几个贴心的朋友,好好缓解一下情绪、梳理一下问题。对于围观的公众来说,如果对舆论平台放大、扭曲的效应上瘾,把互贴标签用作讨论争议话题的方式,用公共事件固化已有认知、满足情绪宣泄的需要,哪还有时间和意愿去辨别谣言?...[详细]
时间:2016-02-24 09:30
查看:383次标签:余旖新闻网络谣言公共舆论公共事件
在公共话题的讨论中,各方需要自觉撕去标签,克服内心的刻板成见,以事实和理性作为判断的依据,对事件作出准确而全面的判断。这才是公共话题讨论的应有模式。...[详细]
时间:2016-02-18 13:35
查看:714次标签:李劭强天价鱼消费者公共事件思维方式
经济增长提高了民众的生活预期。但是,社会现实决定了民众生活水平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同时社会转型产生的资源再分配、利益分化中的不合理因素助长了非理性心态的蔓延。对此,引入预期管理是必要的。...[详细]
时间:2015-09-15 14:00
查看:1070次标签:马福云社会心态社会治理公共事件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避免对专项治理的单一性依赖,进一步挖掘政府治理政策工具箱,通过多样化政策工具的协同配套使用,来提升治理效能,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详细]
时间:2015-09-10 13:14
查看:352次标签:臧雷振政府治理公共事件现代化建设
每颗硬币都有其相反的两面,质疑思维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合理的利用它,那么它给我们带来的,就必定是事情的处理结果更加趋善。相反,如果我们恶意的、不按规则的对某一事件进行质疑,构陷,那么它带来的,必定会是猜疑横行、相互构陷、彼此不容忍的社会混乱。...[详细]
时间:2015-08-07 13:30
查看:409次标签:张剑公共事件公众质疑网络舆论
2014年的第一个月,又正巧是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个月。承接此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月19日,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印发,文件要求“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十一年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详细]
时间:2014-02-08 15:19
查看:1027次标签: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反腐制度公共事件
就在延安城管临时工跳踩商户头部事件告一段落之际,一篇名为“致广大关心‘延安5·31事件’网友的一封信”的网帖,再度引发争议。对此,刘国峰承认公开信是受委托向社会发布的,但未回应“被公关”的质疑。...[详细]
时间:2013-06-17 08:51
查看:329次标签:城管法定程序公关信置顶编剧西部网公共事件
现在是网络信息和政府信息处于真相角力状态,普通民众则陷入真相焦虑,本质上说,原因在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失效和失序。建设一个开放健全的社会信息统一,让真相不至于成为稀缺品,对社会未来的意义,会比追惩谣言大得多。...[详细]
时间:2013-05-31 15:53
查看:250次标签:信息系统老不信真相记者公共事件矫正机制采信
近年来,在社会公共层面,因意见不同而爆粗口、动武甚至约架的事都有很多。在我看来,今天的“社会分裂”,情绪暴烈的观念对抗,失范的权力要负很大责任。实现社会团结,避免分裂和粗暴对抗,根本上还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详细]
时间:2013-05-12 09:58
查看:668次标签:团结分裂汉奸站队孔庆东粗口社会现象公共事件
截至11日17时,三省一市共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38例,死亡10例。由于传染源、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都还不确定,未来疫情会如何发展仍是个未知数。来势汹汹又不可捉摸的H7N9,让许多人心中打起了鼓。
说实话,这样的新问题,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详细]
时间:2013-04-12 09:19
查看:336次标签:公共事件养殖业禽流感新病毒食品安全问题
网络舆情虽然有很强的突发性,但也不是偶然的,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而言,都是由一些热点或是焦点成为网上议论的议题,而后不断扩散、放大,演变为舆情事件的。...[详细]
时间:2013-03-08 17:03
查看:3226次标签:案例舆情特点舆情规律网络舆情公共事件
“个体麦克风”...[详细]
时间:2012-12-18 12:38
查看:550次标签:网络技术自媒体时代草根问责信息广场公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