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和算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算法认知战”在公共外交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公共外交”逐步向“智慧型公共外交”转变。算法对公共外交发挥作用的流程大致分为分组分析、定制信息、塑造认知三个步骤。算法技术加持下的公共外交具有显著的新特点,即精准...[详细]
时间:2022-09-15 16:15
查看:1205次标签:社交媒体“算法认知战”公共外交
当前中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呈现出网民年龄上更具成熟理性、网民城乡数字鸿沟逐渐缩小、互联网应用新业态高速增长的结构性趋势特征。在中国国际传播行动者网络中,网民群体与其他传播主体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在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详细]
时间:2022-09-15 16:12
查看:1056次标签:中国网民国际传播舆论战公共外交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中华文化“走出去”实践与中国智库海外交往创新已远远超出既有经验和模式。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迫切要求智库管理部门在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上积极创新,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为学术机构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扮演好推动智库学术外交的“台前”和“幕后”角色...[详细]
时间:2017-01-05 13:43
查看:509次标签:李嘉珊文化智库公共外交
推动转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思考的过程。我们体会,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向优质文化资产转化,各地具体情况不同,选择的方向和路径会各有差异,但其中有一些共性规律应该引起共同重视。...[详细]
时间:2016-10-31 14:01
查看:803次标签:陈名杰文化资源文化资产公共外交
和平发展,是当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故事之一。针对国际上有人宣称中国发展起来后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阐明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详细]
时间:2016-10-18 10:39
查看:1416次标签:姚遥传统文化公共外交中国故事
文化不仅是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在深层次的关联,且使国家形象和公共外交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理念和精神境界的彼此贯通,直达理论家们所追求的“心灵政治”。国家形象因其“巧实力”属性而用来代表“力”,公共外交更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塑造国家形象的“术”,西方的心灵政治在中国话...[详细]
时间:2016-10-14 10:48
查看:995次标签:徐庆超国家形象公共外交文化
首届中非公共外交论坛9日在坦桑尼亚开幕,论坛旨在落实约翰内斯堡峰会有关精神,推动中非合作向更广更深层次迈进。...[详细]
时间:2016-08-10 10:46
查看:1052次
标签:李肇星公共外交中非关系中非合作
中、美虽大,但唯一唯二,只此两家。邻虽相对小,但数量众多。根据大数原理,一旦某件事物达到了关键的数量优势,那么,它就将吸引更多的人,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哪怕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个国家赞“中国贡献论”,总比不上十个国家散布“中国威胁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详细]
时间:2016-01-27 15:18
查看:1391次标签:翟崑新安全观公共外交合作共赢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历史证明,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详细]
时间:2016-01-27 15:13
查看:2558次标签:吴思科文明对话公共外交中国文化
“9·11”后,美国外宣工作与政治、军事和国家战略紧密联系的必要性再次凸显。美国政府围绕领土、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以及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开始全面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着力提升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将公众外交、政府外宣与国防、军事...[详细]
时间:2016-01-22 10:09
查看:1600次标签:王维佳美国政府美国价值观公共外交外宣
第三届中韩公共外交论坛19日在韩国首尔举办,与会人士就两国公共外交政策方向等交换了看法。...[详细]
时间:2015-11-20 11:29
查看:704次
标签:中韩关系公共外交外交政策首尔郭宪纲
从习近平公共外交活动的细节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双向交流的特点。中美互联网论坛是中美互联网企业领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其双向性非常明显。...[详细]
时间:2015-09-25 09:54
查看:593次标签:柯银斌习近平访美中美关系公共外交
展望未来,公共外交在中国对美公共外交中的地位必然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而日益重要。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美国政府,都必须顺应中美关系重心下沉的趋势,主动调整对外关系的布局,真正把注意力转移到推动两国社会和民间交流上来,通过推动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为中美两国的长期友好...[详细]
时间:2015-09-23 10:04
查看:833次标签:赵可金公共外交习近平访美中美关系
现代国家进行国际关系需要更加注重专业的分工与合作,特别是政府跨部门与专业跨领域的沟通与协调。政府的决策需要在强度较高的治理效能基础上才较好落实。...[详细]
时间:2015-08-07 16:10
查看:744次标签:吴非公共外交软实力国际形象
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开展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下大力气培植人脉网络,拉近友好感情,特别是不能把“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理解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而是沿线国家文化的交流对话。...[详细]
时间:2015-06-09 15:17
查看:1780次标签:赵可金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人文
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的核心本质区别在于,它是通过国际传播来影响国际公众的态度,塑造本国的形象。因此,国际传播是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是决定公共外交成败的重要因素,没有国际传播就没有公共外交。当今公共外交要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切实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5-04-10 14:57
查看:619次标签:叶皓国际传播公共外交国际影响力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与外交工作之间的桥梁,寻求人才培养体系与外交实践之间的对接。从高等院校来说,要创造机会,完善制度,不拘一格地拓展学生成才的社会实践,建设若干社会实践基地。从外交部门来说,要开放渠道,规范角色,真正为学生创造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的社会实践舞台...[详细]
时间:2015-03-13 14:13
查看:6515次标签:赵可金公共外交国际关系
从形式而言,钓鱼岛也好,南海也罢,中国都面临着维护主权的传统安全任务,但根本上还是要应对东亚权力转移带来的震荡,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以及如何让周边国家相信中国要和平崛起,因此,中国面临的海洋危机也就有了双重性质。...[详细]
时间:2014-06-23 14:11
查看:387次标签:海洋危机公共外交
从政府对国际公众开展公共外交,到博鳌亚洲论坛等非营利组织成为公共外交舞台,再到以高校为主体的公共外交,可以说,我国公共外交的主体日益多元、形式不断丰富、效果也在逐步提升。...[详细]
时间:2014-06-05 14:39
查看:381次标签:公共外交讲故事“中国梦”
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平台,为三亚首脑外交与博鳌公共外交的良性互动创造机遇。开展公共外交的主导是一国政府,对象是海内外公众,从这一层面上讲,没有任何活动的效果能够比一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与公众对话交流来得更直接、更亲和、更具感召力、更接地气。...[详细]
时间:2014-04-08 15:04
查看:1984次标签:建议公共外交博鳌亚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