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基本形成,创建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详细]
时间:2022-08-31 09:12
查看:203次标签:《“十四五”科普及发展规划》公民科学素质
当日,俄罗斯莫斯科市开始为60周岁以上的公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详细]
时间:2020-12-31 09:07
查看:480次
标签:莫斯科新冠疫苗接种公民
在团结全社会抗疫的过程中,中国科技工作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撰写科普文章,到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普及防疫知识;从身先士卒前往抗疫一线,到后疫情时代为经济社会贡献力量——中国科技工作者为社会理解科学、理解知识,理解中国在防疫中的基本举措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时间:2020-12-10 13:28
查看:421次标签:科学抗疫公众科学素养课公民科学普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详细]
时间:2020-11-27 14:52
查看:2034次标签:宪法依法纳税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详细]
时间:2020-11-27 14:51
查看:3918次标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国家秘密
新时代的社会公德建设要不断寻找破解社会公德治理难题的新思路。其中,重视树立和培养公民的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详细]
时间:2020-04-09 08:48
查看:446次标签:姚郁卉社会公德公民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社会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详细]
时间:2019-10-29 09:28
查看:621次标签:社会公德公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无论维护宪法权威,还是加强依宪执政,前提都是人人尊重宪法、信仰宪法、守护宪法。我们相信,在新时代,更多的人能够感触到宪法的关怀和温暖,也能够自觉凝聚起法治信仰的磅礴力量。...[详细]
时间:2018-02-28 10:57
查看:613次标签: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公民
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详细]
时间:2017-12-04 13:23
查看:925次标签:宪法公民法律普法
民法中的法人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公民在宪法上的结社权。结社权之所以重要,主要源于人类归属于某个群体的强烈需求。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不在城邦生活的人,非神即兽。离开城邦,人是无法生活的,甚至不成其为人,如手一旦离开人体,就不再是手。...[详细]
时间:2017-04-11 15:41
查看:1315次标签:谢鸿飞民法总则法人公民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大力弘扬作为一种政治美德的爱国主义的道德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17-03-27 09:34
查看:663次标签:陈文娟爱国主义政治美德公民
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面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稳步向前,为推进世界人权事业作出新贡献。...[详细]
时间:2016-09-30 11:18
查看:387次标签:人权保障公民国家人权中国梦
有人对税收为公共服务提供财政基础而赞叹,有人为税收向纳税人施加重负而痛恨。但不论对税收持有何种看法,纳税与征税构成了公民与公权力接触的主要体验之一。...[详细]
时间:2016-07-20 10:50
查看:5074次标签:苏航税收文明社会公民公权力
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但归根结底,也是对自己负责。正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有强化独立个体的责任意识,汇细流成江海,这个社...[详细]
时间:2016-02-04 13:13
查看:1271次
标签:李俭素质公民社会责任国家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意识到宪法不仅是政府治理国家的根本纲要,也是公民追求幸福的根本保障;法治国家建设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个个体公民的义务。尊重宪法所确立的生活方式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推动,更要靠公民的自觉参与和积极响应。...[详细]
时间:2015-12-23 14:07
查看:1310次标签:李秀鹏宪法公民国家权力公民权利
因心情郁闷多次拨打110,进行情绪发泄影响警察正常工作是不仅违反法律,还违反公民道德基本要求。为此提高公民素质,强化报警机制管理势在必行。...[详细]
时间:2015-12-15 14:21
查看:798次标签:公民报警素质机制管理
我们需要注意到公共生活、公共交往活动与私人生活、私人交往不同,私人交往主要建立在情感、情理的基础上,而公共交往、公共生活主要建立在法理、法律和契约的基础上。所以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公德发挥引导和塑造的作用,就需要以制度、法律的形...[详细]
时间:2015-11-23 14:28
查看:869次标签:刘飞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需要积极倡导、大力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价值观建设的重点从理论建构转到了实践建构的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建构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最迫切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详细]
时间:2015-11-23 09:15
查看:759次标签: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文化价值
爱国不是大事件到来后的非理性释放,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做到“修身、齐家”。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相同的报国心,只要我们尽到自己的责任,只要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和民族相融、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就是我们对祖国母亲的一片赤子情怀,就是最好的爱国。...[详细]
时间:2015-11-09 14:46
查看:1198次标签:爱国核心价值观公民爱国主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都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国家治理主体多元性与治理内容综合性决定了地方政府元治理角色的重要,核心是如何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详细]
时间:2015-09-15 15:20
查看:2198次标签:沈荣华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