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的认识,能够正确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预见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破除认识迷雾的思想灯塔,是引领实践发展的行动指南。探寻改革开...[详细]
时间:2018-08-31 15:22
查看:885次标签:姚巧华马克思主义党的创新理论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详细]
时间:2018-08-17 14:19
查看:453次标签:姚巧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党的十九大鲜明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郑重规划了未来发展蓝图,即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详细]
时间:2018-08-10 13:36
查看:473次标签:姚巧华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整整40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8-08-10 09:43
查看:512次标签:姚巧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鲜明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郑重规划了未来发展蓝图,即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这并不说明未来的发展将会一帆风顺...[详细]
时间:2018-08-10 09:17
查看:534次标签:姚巧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
城镇化的主体涵盖政府、企业和居民。政府应主要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作用,而企业主要依据市场承担城镇化建设的投资和产业发展,个人则是城镇化的最大主体。然而在传统城镇化中,政府启动并包办了城镇化,而个人则成了被动接受者,其结果是大量农民“被市民”、“被征地”,严重挫...[详细]
时间:2014-01-27 14:02
查看:354次标签:新型城镇化姚巧华以人为核心
不少官员追求的是仕途升迁,而群众追求的是民生之利,只要寻求到官位与民生之间“利”的契合点或最大公约数,就会再现革命战争年代的“鱼水情深”,则群众路线便可持续。...[详细]
时间:2013-12-05 09:46
查看:289次标签:姚巧华群众路线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