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理解的性善论,是说每个人都有善性,或者说人具有成为好人的潜质。这种从道德范畴理解孟子的“性善论”,不能算错,但孟子的性善论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就《孟子》文本来说,善的最终考...[详细]
时间:2020-11-06 14:35
查看:475次
标签:孔德立孟子仁爱责任
领导干部追求的善,理应有更高要求,不仅是个人的德,还是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但他更强调统治者具备恻隐仁爱之心。施行爱民惠民的仁政王道,这对于君主来说是最大的善行。...[详细]
时间:2017-03-10 09:16
查看:697次标签:孔德立领导干部价值理念党性修养
只有“不忘初心”,始终保持“人民本色”,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详细]
时间:2016-07-18 14:56
查看:529次标签:孔德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秀治国思想中国共产党人
执政者是人,民众也是人。既然都是人,心同理同,就有同类意识。“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在孝、悌、慈三件事上,执政者率先做到了,老百姓也就做到了。...[详细]
时间:2016-07-18 11:08
查看:601次标签:孔德立人民立场执政者以民为本治国理念
《论语·学而》篇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学有先后,先学孝悌谨信仁爱之事,再去学习六艺之文。即先修德,再去学习知识与技能,“尊德性而道问学”。中国文化视阈中的“读书人”是既...[详细]
时间:2016-02-02 15:38
查看:288次
标签:孔德立青年读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语·学而》篇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学有先后,先学孝悌谨信仁爱之事,再去学习六艺之文。即先修德,再去学习知识与技能,“尊德性而道问学”。中国文化视阈中的“读书人”是既有道德教养又有专业技能的人。但是,现在即使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能称之为“读书...[详细]
时间:2016-02-02 10:09
查看:578次标签:孔德立青年读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