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张鸣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既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我们将按照党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抓到底,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蓬勃开展、深入发展。...[详细]
    时间:2019-12-23 16:52 查看:652次标签:张鸣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意识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时代在变迁,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坚守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详细]
    时间:2019-06-14 14:06 查看:3386次标签:张鸣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统一思想、增进共识,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详细]
    时间:2018-11-05 11:00 查看:516次标签:张鸣思想工作马克思主义

  • 官员可不可以谋富贵?

    承认官员有人欲,有追求富贵的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场道德的虚假,面上说的,跟实际做的,完全是两回事。...[详细]
    时间:2015-08-06 15:27 查看:714次标签:张鸣官员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明

  • 官员牛气的资本从何而来

    没有官本位,那么官员的傲慢,即使有的话,也无非是个人性情问题,也就无足轻重了。严格地说,“民不聊生”和“官不聊生”都不正常。傲慢在古今中外,都不是一个好品质。官民之间需要的是和谐相处、和谐相待。官不傲民,民不傲官,互相尊重。如是,国家幸甚,民族幸甚,官民幸甚。...[详细]
    时间:2015-07-14 13:12 查看:743次标签:张鸣官员傲慢官德官僚主义

  • 安徽:党员先锋暖民心

    “先锋站建立后,党员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以居民的身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融入到居民生活、服务之中。同时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服务。”望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兵介绍,在先锋站党员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如今社区环境更好了、邻里关系更和...[详细]
    时间:2014-02-14 10:10 查看:559次标签:张鸣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先进典型

  • 政府要约束权力不乱伸手

    作为国家的整体,的确需要行政体系减肥,但行政体系本身,却有着“增肥”的天然冲动。而行政权力扩张的结果,导致审批权和许可权的增加,政府对市场的各种合法和非法的干预,机构的膨胀,带来了市场的畸形,也加剧了官民之间的矛盾。...[详细]
    时间:2013-10-23 11:17 查看:345次标签:群众路线群众工作张鸣

  • 聚焦强军梦:能打仗、打胜仗

      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15位代表作大会发言。代表们聚焦强国梦、强军梦,献策能打仗、打胜仗,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详细]
    时间:2013-03-11 21:12 查看:1622次标签:强军梦胜仗解放军代表团张鸣国防建设士官制度改革

  • 浮肿的甲午战争

    最近一本名为《首败》的书,说的是甲午海战,书编得图文并茂,引起了人们谈论甲午海战的兴趣。在我看来,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士大夫的梦醒之战。此前,即使所谓开明人士,也以为中国只要固守纲常名教,在加上一点西洋器械或者制器之母机,就可以高枕无忧。对付西洋...[详细]
    时间:2011-12-27 11:00 查看:465次标签:张鸣

  • 摒弃历史符号,探究辛亥真相

    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为中国走向民主共和提供了一次契机。时代在发展,思想与理论的守正出新必须与时俱进,辛亥革命依然留给今人深远的思索空间。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百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张鸣教授...[详细]
    时间:2011-12-27 11:00 查看:853次标签:张鸣鲍家树

  • 不改善教育,何以谈理性?

    这些年,官员谈理性的多了起来。出了点什么事,无论大小,在上者都希望人们理性,理性看待这个,理性看待那个。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似乎不仅没有效果,还遭人嘲笑。社会上戾气很重,有点事,动辄喊打喊杀。在网上,一言不合,就张口问候人家父母。官员出事,无论是否无...[详细]
    时间:2011-12-27 11:00 查看:303次标签:张鸣

  • 辛亥革命的五个岔路口

    所谓历史,就是人的轨迹。人的路,经常有岔路口,历史也是。在以往的历史学家眼里,凡一件大事发生了,必定是必然的。他们的使命,就是找出为何必然的理由。但是实际上,历史中往往存在好些岔路口,之所以这样拐弯,而不是那样拐弯,往往取决于某些很偶然甚至很细微的因素。...[详细]
    时间:2011-12-27 10:59 查看:745次标签:张鸣辛亥革命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