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06年首设“文化遗产日”,到2017年起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遗产保护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在保护传承中辉光日新。...[详细]
时间:2025-06-16 13:12
查看:70次标签:学习手记文化瑰宝自然珍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元首外交所达之处,有带着浓厚伊斯兰文明色彩的中亚古城撒马尔罕,有印度文明古迹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美美与共的种子生根发芽。...[详细]
时间:2025-06-16 09:31
查看:101次标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元首外交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十分重视。...[详细]
时间:2025-06-16 08:45
查看:82次标签:学习进行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自然遗产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详细]
时间:2025-06-13 11:34
查看:132次标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古人类繁衍生息珍贵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大事。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大事。...[详细]
时间:2023-06-12 08:38
查看:209次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习近平考察调研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纷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详细]
时间:2023-06-09 14:05
查看:521次
标签:支宁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
一把磨得发亮的木梭子,穿过上下两排棉纱,左手握住机杼往怀里用力一拉,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噌”地一下,右手的梭子已从棉线之间准确无误地飞到左手,再拉住机杼往怀里一送,又是两声清脆的撞击声。经纬交错间,一块纹路清晰的布匹逐渐成型。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王义林已95...[详细]
时间:2022-06-13 09:18
查看:220次标签:传承创新非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7日,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第三中学学生在练习太极拳(无人机照片)。当日,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第三中学联合河北省王其和太极拳协会任泽区传习所开展非遗主题宣传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展示非...[详细]
时间:2021-06-09 13:29
查看:475次
标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文化非遗美丽
6月7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暨“红色文化主题月”相关情况。记者自会上获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省将在主场城市泰安集中展示“8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成果。...[详细]
时间:2021-06-09 13:07
查看:258次标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建党100周年革命文物
2021年6月12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我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旨在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详细]
时间:2021-06-07 16:24
查看:785次
标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保护人民共享
本次大会将以“人民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举办开幕式、守艺人传承与活化发展高峰论坛、牛坡洞文化探寻研讨会、云匠村开村仪式、薪火传承拜师仪式、非遗歌舞剧《大山谣》、手艺里的最美贵州、最美守艺人最美乡村文化名人访谈、网红探非遗、“舞动端午”民族民间舞蹈展演等活动。...[详细]
时间:2021-05-31 15:19
查看:200次标签:贵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守艺人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世界遗产保护,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19-06-06 11:17
查看:517次标签:习近平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