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下,国家存亡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危机日益加深,且有大量文物被西方侵略者肆意破坏或掠夺至海外。为挽救危亡,国人在追求变革图强的目标时,开始呼吁保存古物,创立博物馆。...[详细]
时间:2025-06-12 15:28
查看:250次标签: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历史博物馆中华文化文化认同
据4月14日《光明日报》报道,清明小长假,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的“太华故事·社区博物馆”忽然“热”了起来。馆内收藏的老式煤油灯、“二八”自行车、粮票和布票等老物件,皆来自周边居民...[详细]
时间:2025-04-15 15:17
查看:1302次
标签:王小梅社区博物馆文化认同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民族地区考察时,常常来到社区了解民族团结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详细]
时间:2024-11-27 09:17
查看:205次标签: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民族团结党建引领互嵌式环境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红山大地,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欢歌。如今的马鞍山村,像张国利家这样的“民族团结之家”不断涌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强,凝聚为一个多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大家庭,迈步走向共同富裕新征程。...[详细]
时间:2024-07-22 16:53
查看:276次标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文化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安全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总体国家安全布局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详细]
时间:2024-04-19 11:21
查看:476次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安全文化安全文化认同文化实践
中国古代读书风尚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文化下移催发了最初的读书热潮。两汉重文教,读书风气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整个社会的读书热情、强化了读书观念。宋代以降,科举制度不断完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古代社会读...[详细]
时间:2023-09-05 16:36
查看:473次标签:读书风气民族精神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核心功能是塑造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坚实基础。...[详细]
时间:2023-07-05 10:31
查看:326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各地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的不同,是产生和形成地方风味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国烹饪技艺还借助民众周期性的实践积累,发展为不同的饮食习俗,从而不断加深了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文化认同,反映了民众在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时间:2023-01-31 15:27
查看:340次标签:食俗文化文化认同审美情趣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一心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宛如家庭共成一体,在最深层次上源自文化认同提供的精神感...[详细]
时间:2022-04-12 11:25
查看:2139次标签:习近平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团结
“云直播”通过高清摄录技术+专业化的深度解读+故事化的表达方式,以强化历史文化传播的通俗化“转译”,寻找历史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点,阐释了文化遗产的时空价值,梳理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呈现了历史文明的细节标志,让历史文化不再是沉睡的器物,而成为跳动的文化符号。...[详细]
时间:2021-11-05 15:58
查看:294次标签:云直播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自觉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表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则难以自立自强。同样,一项伟大事业如果没有文化价值信仰的支撑,更是难以长久。...[详细]
时间:2021-10-09 14:02
查看:665次标签:邹广文伟大复兴文化底蕴文化认同
蒙古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忠于职守、甘于奉献是蒙古马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发扬和传承蒙古马精神的不竭动力。蒙古马精神启发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凝聚民族力量,激发创...[详细]
时间:2021-08-13 14:27
查看:514次标签:蒙古马精神文化传承文化认同
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共同语也从乡土语言生活中走来。可以说,方言是共同语之根,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方言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它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独特的作用。...[详细]
时间:2021-06-25 10:40
查看:257次标签:方言梗文化认同短视频
社会稳定是指全社会大多数成员能够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从而保障社会整体上的协调有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新时代现代化发展的既定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社会环境的稳定性。...[详细]
时间:2021-04-16 14:03
查看:629次标签:社会稳定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认同
国家文化战略设计的重要性,源于文化认同型国家的基本属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我国文化认同型国家属性分不开。...[详细]
时间:2021-04-15 15:58
查看:714次标签:文化认同文化强国战略文化自信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做好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详细]
时间:2021-04-12 13:49
查看:351次标签:祁进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次提到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全国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正在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愿景而共同努力奋斗。...[详细]
时间:2021-03-11 13:40
查看:311次标签:文化认同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爱我中华》,响遍大江南北,传唱至今,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唱出了各族人民的文化情感。...[详细]
时间:2021-03-08 15:07
查看:713次标签:陈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们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五十六个民族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凝聚“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详细]
时间:2021-03-08 09:05
查看:770次标签:民族团结精神力量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既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详细]
时间:2020-06-24 16:13
查看:983次标签: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三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