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祭灶,通过对火的敬畏与崇拜,体现了人们对战胜自然冰雪严寒的渴望与成就,对饮食文化的倚重。今天,我们仍然要过小年,过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小年,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家都有“好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遍布“祥瑞”。...[详细]
时间:2018-02-08 09:21
查看:406次标签:施立学传统节日春节习俗
秦代以来,墓祭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仪和民俗活动。通过添土除草,打扫修理墓地,中国人与先人保持着和谐关系。在唐宋时期,清明祭扫形成礼制。当今河清海晏、国泰民安,镌刻着中华民族精神与信仰的清明文化在中华大地得到了较好延续,形成了数千年不曾断裂的清明文化传统。...[详细]
时间:2017-04-05 13:41
查看:579次标签:施立学清明节中国传统文化
宇宙天象中,最完美的时刻,数八月中秋。碧空皓月一轮,神州处处花好。美丽神奇的月亮,如一只高悬九天的玉盘,一辐跃出东海的冰轮。它负载着多么悠久的历史,多少瑰丽的传说与深邃文化,启迪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和艺术。...[详细]
时间:2016-09-18 08:44
查看:536次标签:施立学中秋节八月十五中国梦
端午首食粽子,粽子起源于上古包烹、石烹。燧人氏钻木取火,人们以树叶包裹食物煨烤,剥叶而食,乃粽子雏形。春秋,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角,即角宿,星官名,“角”中有“刀”,代表竞争、角逐,用以避邪。...[详细]
时间:2016-06-12 09:05
查看:402次标签:施立学端午节民族记忆粽子
当大地返青、杨柳新绿,诸多华夏子孙涌回桑梓,追念乡贤、敬仰先烈,以致于四野如市。祭扫时,那一束鲜花、一樽薄酒、一炉纤香、一篇祭文或栽种的一株树,无不饱含慎终追远、敦邻睦族的孝亲传统。...[详细]
时间:2016-04-05 08:58
查看:540次标签:施立学清明节传统文化时令节气节气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详细]
时间:2015-01-13 10:42
查看:343次标签:施立学少数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特色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