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楚辞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楚辞成书与经典建构

    “屈平辞赋悬日月”——李白的赞颂其实出自汉初淮南王刘安对屈原的评价。这是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刘安奉诏作《离骚传》,称《离骚》所述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楚辞”出现的第一个历史记录,也是因为汉武帝的赏识:“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详细]
    时间:2021-11-01 09:23 查看:199次标签:熊良智楚辞经典

  • 异文比勘与《楚辞》书画鉴定

    “金相玉式,艳溢锱毫”的楚辞,衣被后世,影响深远。文士艺术家多“斟酌其英华”,象其从容,或缵述其词而拟骚,或注诠笺释以解“骚经”,或取以为法书绘画创作之素材,纷总总其繁盛,遂使楚辞研究著作与“楚辞体”作品前后相续,而楚辞题材的书画作品如各体法书《离骚》《九歌》...[详细]
    时间:2021-04-07 23:47 查看:337次标签:罗建新楚辞书画鉴定

  • 西村时彦与《楚辞》二说

    《纂说》可见子俊之博学多闻,《赋说》可见子俊之研究精深,“二十世纪初日本学者中对《楚辞》研究最为有力者”之称,西村时彦当之无愧。...[详细]
    时间:2020-05-06 14:50 查看:245次标签:崔小敬西村时彦楚辞

  • 和刻《楚辞》注本略考

    日本素有翻刻汉籍的传统,其刻本一般称为“和刻”。和刻之于《楚辞》也不例外,如汉王逸《楚辞章句》(《章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补注》)及朱熹《楚辞集注》(《集注》),都是研究者必读必备之书,于是日本学者花大力气,加以翻刻。...[详细]
    时间:2020-04-20 14:39 查看:414次标签:王琨黄灵庚楚辞和刻

  • 龟井昭阳与《楚辞玦》
    龟井昭阳与《楚辞玦》

    日本学者注释《楚辞》,至江户时期开始出现。代表者有浅见斋(1652—1711)《楚辞师说》、芦东山(1696—1776)《楚辞评园》、冈松瓮谷(1820—1895)《楚辞考》等。其...[详细]
    时间:2020-04-14 14:29 查看:271次
    标签:大野圭介楚辞玦楚辞

  • 和刻《楚辞》注本略考
    和刻《楚辞》注本略考

    日本素有翻刻汉籍的传统,其刻本一般称为“和刻”。和刻之于《楚辞》也不例外,如汉王逸《楚辞章句》(《章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补注》)及朱熹《楚辞集注》(《集注》),都是研究...[详细]
    时间:2020-04-13 14:25 查看:366次
    标签:王琨黄灵庚楚辞

  • 《楚辞》草木训诂文献的本草学价值

    《楚辞》所涉草木尤多,举凡“江蓠、芙蓉、杜若、薜荔、木兰、白薠、留夷、揭车、蕙、芷、茝、菊、芰、蘅、、箓、箷、芜、药、荪”等“地所常产,目所同识之草尽矣”(王令《藏芝赋》),它们不但被视为《楚辞》“名楚物”的体现与得益于“江山之助”的佐证,认作是作者借以“譬忠...[详细]
    时间:2019-06-27 17:06 查看:531次标签:罗建新楚辞本草学

  • 元代科举与《楚辞》

    很多学者认为元代的楚辞学极不发达,甚至将其称为楚辞学史上的“断裂”。但实际上,元代楚辞学有着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独特性与重要性。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元代科举的一些规定有关。

    ...[详细]
    时间:2019-02-18 13:23 查看:327次标签:陈静元代科举楚辞

  • 王海远: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王海远: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楚辞文献传入日本的时间很早。日本学者藤野岩友曾著文说明楚辞已经对七世纪成书的《怀风藻》和《日本书记》等产生了影响。...[详细]
    时间:2017-08-30 11:34 查看:1056次
    标签:楚辞楚辞学楚辞研究王海远楚辞文献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