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环境治理,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网络文明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详细]
时间:2021-11-19 14:19
查看:269次标签:评论员网络文明网络社会
大数据时代,所到之处必留下痕迹。如敬畏现实社会法律法规一般遵守网络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如适应现实社会生活规则一般尊重网络秩序,如接受现实社会道德制约般在网络空间谨言慎行,如学习现实生存技能那样重视网络素养提升,同时在网络信息识别、自我保护、价值判断、创造参与等其...[详细]
时间:2017-09-29 11:14
查看:426次标签:陈伶娜网络社会黑客攻击
在网络社会的扁平化特征使其无法依赖纵向的层级制管理体制的情形下,如何适应当前网络社会分化的客观情境,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横向网络治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详细]
时间:2017-07-17 13:36
查看:666次标签:陈国权线上政府互联网网络社会
应当说,任何一位网红,既有追随自己不允许他人说半个不字的“红粉”,肯定也有看不惯其行为做派甚至对其“出言不逊”的所谓“黑粉”,双方在一个平台狭路相逢,少不得就会“互怼”一番,这本来也是正常现象。...[详细]
时间:2017-05-22 13:29
查看:358次标签:朱永华网络社会网红黑粉
消费行为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行为之一,当消费行为发生了追求目标的变化,即从单纯追求使用价值转向主要追求符号价值或追求符号价值包装中的使用价值时,其他领域的社会行为也必然会发生相似的变化。...[详细]
时间:2016-11-07 15:54
查看:485次标签:刘少杰符号化消费网络社会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是场持久战,也是场前所未有的遭遇战。美国也曾发生过约1.91亿选民个人信息外泄,英国巴克莱银行曾有数万客户的个人资料被盗。网络犯罪的“进化”程度,有时会超过法律法规的制定速度。从技术上寻求防护对策,在理念上提高网民安全意识,多方用力、立体防护,...[详细]
时间:2016-04-14 09:51
查看:357次标签:姜赟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社会网络犯罪
网络时代是开放时代,任何国家与制度体都不能期望仅通过自我封闭就可以适应或回避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转型。任何试图自我封闭以回避社会转型的行为只能导致在未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力与生存空间越来狭窄。因此,必须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对全球网络秩序的构建,从而在未来人类新的历...[详细]
时间:2015-10-10 10:15
查看:1131次标签:何哲网络社会社会治理公共安全
网络空间的回归清朗,既是社会之需,亦是民众所愿。而以“清朗中秋”来提纯和净化网络,则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采取各种“硬”的手段和方式,固然是加强互联网管理的必要举措,但也更应该创新思维,想方设法地运用“软”的措施和力量,不断求得事半功倍的催化与激励。...[详细]
时间:2015-09-23 14:35
查看:298次标签:司马童网络健康中秋节舆论工作网络社会
他律之外,还需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媒体企业必须做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模范,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网民参与网络公共讨论,必须恪守基本的文明法治。...[详细]
时间:2015-08-20 15:54
查看:373次标签:任贤良网络社会网络媒体网络话语权
,爱国主义是统一战线始终高举的伟大旗帜,具有最广泛的认可度、最强大的动员力,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强大“正能量”。...[详细]
时间:2015-03-10 10:49
查看:333次标签:颜世元互联网技术网络社会新媒体
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网络社会逐步生成之后,不仅出现了网络虚拟空间,拓展了空间内涵,而且还打破了工业化条件下的组织方式与交往方式,乃至社会结构。秩序建构的空间、逻辑与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意味着,在工业化条件下形成的制度与规范,需要自问如何适应网络社会。...[详细]
时间:2015-01-13 10:50
查看:377次标签:郑长忠网络社会社会变革
当下,我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经常在网上活动的人”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构成复杂,关注网络民声、重视网络民情、利用网络为民办事,加强和改进网上群众工作,成为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
...[详细]
时间:2013-09-12 16:22
查看:439次标签:王兴亚群众路线网络社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例外。犯法的“老虎”要打,犯法的“苍蝇”也要打,什么人都没有逍遥法外的权利。我们相信,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清除了造谣生事的害群之马,净化了网络环境,互联...[详细]
时间:2013-08-30 13:56
查看:2005次
标签:虚拟世界宣讲家评论秦火火网络社会网络谣言
罗昌平的说法,从一个侧面表明网络举报的艰辛,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从雷政富,到衣俊卿,再到刘铁男,高官都是在网络举报后落马的。让每一次网络举报的力量,都变得那么真实有力,而不是相反。...[详细]
时间:2013-06-02 10:25
查看:444次标签:网络社会刘铁男实名举报规约政党权重数学腐败分子
雅安震后仅仅53秒,第一条震情微博就已传上网络。抗击网络负能量,阻止谣言蔓延,有效的办法便是及时辟谣,信息全方位公开是对抗谣言的制胜法宝。网络正能量彰显救灾大爱与理性,同时我们也要用法治将负能量遏止于起始之初,我们不能容忍灾难中任何居心叵测的虚假。...[详细]
时间:2013-04-23 11:19
查看:385次标签:网络社会新媒体负能量微博时代背景雅安地震芦山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一些社会矛盾,往往先在网络上表露并引起社会关注,甚至有人感言“上访不如上网”。这其实反映的是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传播与化解机制与网络社会的到来有密切关联。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的呈现往往被网络社会强化,并形成反向叠加的...[详细]
时间:2013-04-09 13:03
查看:455次标签:网络社会社会矛盾结构变迁相对剥夺感转型社会社会变迁风险社会结构倒置议程设置副产品
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一些社会矛盾,往往先在网络上表露并引起社会关注,甚至有人感言“上访不如上网”。这其实反映的是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传播与化解机制与网络社会的到来有密切关联。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的呈现往往被网络社会强化,并形成反向叠加的...[详细]
时间:2013-04-09 09:51
查看:281次标签:理论周刊网络社会社会矛盾结构变迁转型
海量的信息,自由的交流,网络让人们体验畅所欲言的愉悦,感受天涯若比邻的便捷,这正是网络时代的魅力所在。然而有的时候,表达成为情绪宣泄,讨论变成了恶语相向,一些人借助网络展示恶俗,信息潮中涌动着谣言诽谤的暗流,这就变了味,过了界。
网络社会虽...[详细]
时间:2012-12-23 14:31
查看:421次标签:今日谈信息共享网络社会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