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考古学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追溯通常会止步于诸子百家。如今,我们有必要而且可以迈出历史文献的记载范围,利用考古学成果探索中华文化最古老的精神根脉。...[详细]
时间:2025-03-19 14:50
查看:765次标签:考古中华文化历史文献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德阳广汉的鸭子河南岸,面积约12平方公里,年代距今4500年至2900年,遗址核心区域的三星堆古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已发现城墙、祭祀区、宫殿区等重要遗迹。本...[详细]
时间:2025-02-27 15:14
查看:4921次
标签:王仁湘三星堆青铜器古蜀神话考古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详细]
时间:2025-02-06 17:01
查看:630次标签:中华文明考古连续性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7月27日将迎来开馆一周年。2023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并对文物保护修复...[详细]
时间:2024-07-25 09:41
查看:93次标签: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三星堆考古
杨泓(1935— ),北京人,考古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中国古代兵器考古等。著有《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详细]
时间:2024-06-12 10:24
查看:207次标签:哲学社会科学考古考古学家杨泓
无论是安阳殷墟还是郑州商城,都是商王朝的大邑,是中华文明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体现了中国先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璀璨成果。...[详细]
时间:2024-06-11 15:14
查看:193次标签: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商代考古
国宝重器上自然少不了龙的身影。甲辰龙年春节期间,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到中国考古博物馆来一场“寻龙”之旅。...[详细]
时间:2024-02-14 08:32
查看:101次标签:考古博物馆文化
“‘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10日在敦煌研究院举行,会议公布了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当天活动由甘肃省人民政府...[详细]
时间:2023-07-12 10:41
查看:462次
标签:刘纯银敦煌文明考古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是事关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考古人必须面对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宣讲家网推出系列...[详细]
时间:2023-04-28 13:07
查看:1256次
标签:中华文明考古文物仰韶文化中国现代考古学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是事关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考古人必须面对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宣讲家网推出系列...[详细]
时间:2023-04-28 13:07
查看:260次
标签:中华文明考古文物仰韶文化中国现代考古学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是事关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考古人必须面对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宣讲家网推出系列...[详细]
时间:2023-04-27 13:09
查看:1259次
标签:中华文明考古文物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是事关文化自信和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考古人必须面对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宣讲家网推出系列...[详细]
时间:2023-04-27 13:09
查看:332次
标签:中华文明考古文物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24年前,广东崖门,银洲湖底。再强的阳光也抵达不了这里了。两位潜水者头上的“探照灯”,深水中仅有的两个星点,随时能被黑暗吞没。水底匍匐,摸索前进。两位潜水者,时年37岁的崔勇和他的潜伴,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他们正调查宋元海战崖门古战场的水下遗存。...[详细]
时间:2023-04-23 13:19
查看:212次标签:考古青年水下考古工作者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详细]
时间:2023-03-29 14:11
查看:555次
标签:王学明考古文化自信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对殷墟的探索让我们对“何以中国”的认识更加清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详细]
时间:2023-02-20 15:15
查看:414次标签:考古考古学殷墟中华文明
秦始皇陵形制要素、布局结构以及“陵园独立化、陵区规模化、设施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特点,成为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帝陵规划的样本和营建的基本准则,成为中华古代陵墓的“圭臬”。...[详细]
时间:2023-02-06 15:08
查看:523次标签:秦陵考古帝陵
“大一统”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历史源远流长,演变深刻复杂,最终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文化心理,为秦人矢志不渝追求统一天下提供了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详细]
时间:2022-10-11 13:50
查看:584次标签:考古秦朝大一统
从3000年前“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到1927年“京师拆卖城垣案”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以独特的角度讲述北京建城的故事。...[详细]
时间:2022-10-11 13:47
查看:962次标签:北京建城《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考古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脚踏黄土,一眼千年,在回信的指引下,年轻的考古人用小小的手铲讲述中国的文化自信...[详细]
时间:2022-08-09 13:16
查看:221次标签:洛阳考古北京大学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考古是和古人的一次对话,出土文物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延续和承载着民族精神家园的结晶。近年来,考古逐渐撕下了往日的神秘面纱,通过积极寻找与流行文化的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展示中国传统...[详细]
时间:2022-07-26 13:25
查看:300次标签:考古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