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对列宁格勒进行围攻, 疯狂的军事轰炸令列宁格勒街头横尸遍布。为了尽快攻占列宁格勒,希特勒下令“用饥饿来扼杀这座城市”。据苏联时期官方统计材料显示,当时有...[详细]
时间:2015-05-20 14:10
查看:3596次
标签:戴焰军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希特勒苏共
勃列日涅夫贪图名利,不务实效,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头衔、奖章、礼物和荣誉等。赫鲁晓夫在卫国战争时期获得了中将军衔,到下台时仍然是个中将,勃列日涅夫则于1975年把自己晋升为大将,次年又获得了元帅军衔。...[详细]
时间:2014-07-23 14:27
查看:913次标签:享乐主义民心奢靡之风苏共
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党,第一个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苏共在执政74年后失败了,与其追求形式,不重实效,说一套做一套有直接关系。...[详细]
时间:2014-07-23 14:26
查看:687次标签:形式主义苏共
在苏联,以前党的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济界领导人大多数都来自业务能力表现突出的普通民众,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精英的增补通过特殊的选拔和培养干部的系统,即高级党校、团校、工会学校、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详细]
时间:2014-07-23 14:24
查看:585次标签:官僚主义民众苏共
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方向,苏联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变化。在思想路线上,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成为社会上反共反社会主义思潮泛滥的庇护伞。雅科夫列夫则乘机在搞乱思想的基础上推动党组织的瓦解,制造动乱。
[详细]
时间:2014-06-17 15:20
查看:1474次标签:思想苏共杀手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苏共新一届最高领导人。他一上台即宣称要实行“加速”战略。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向和有力的举措,不到两年,苏联经济便陷于困境,人民...[详细]
时间:2014-02-17 15:15
查看:3062次
标签:群众路线以史为鉴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苏共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苏共新一届最高领导人。他一上台即宣称要实行“加速”战略。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方向和有力的举措,不到两年,苏联经济便陷于困境,人民...[详细]
时间:2014-02-17 15:15
标签:群众路线以史为鉴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苏共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政治领导人逐渐失去了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最后落入了西方国家设下的所谓“民主、人权”等政治圈套
2011年正值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周年。20年前的苏东国家剧变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严...[详细]
时间:2013-08-30 10:08
查看:1500次标签:苏共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经验启示典型经验
亨廷顿指出,尽管合法性这一概念不易把握,但它对于理解威权政权在20世纪后期所面临的问题必不可少。[1](P54)合法性涉及的是一种政治统治或进行政治统治的权力主体如国家、政府、政党、当权者能获得一定社会成员认同、支持的原因问题,其现实来源一般可以从意识形...[详细]
时间:2013-08-30 10:08
查看:1813次标签:苏共意识形态经验启示
对苏联社会主义传统价值观念最有力的冲击,莫过于苏联权贵们自己的表演。当苏联的平民百姓从有限的孔隙中窥见这些传统价值观念的布道者是如何热衷到西方“禁地”旅行,如何嗜好西方的时髦商品时,过“左”的、悖乎常理的那...[详细]
时间:2013-05-02 10:07
查看:1264次标签:官僚苏联社会主义集团苏共禁地社会主义改革政权共产主义政党民主政治
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交替状况
在苏联存在的74年时间里,苏联最高领导人共有七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详细]
时间:2013-04-03 09:03
查看:4208次标签:领导人苏共斯大林赫鲁晓夫卡冈诺维奇波德戈尔内1941年主席团勃列日涅夫集体领导
苏共衰败的警示...[详细]
时间:2012-12-06 12:56
查看:1620次标签:刘昀献苏共高层精英利益集团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政治体制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大分化、大改组,追根溯源,都和苏联解体密不可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我们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确是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苏联解体,问题出在党内;苏共亡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失去人心。苏共亡党失去人心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就是没有给...[详细]
时间:2011-12-27 15:41
查看:2600次标签:张国祚意识形态防线苏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