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规范高效的庭审,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体现诉讼程序公正、解决控辩双方争议。这是审判在刑事诉讼中发挥最终裁判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基础。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核心在于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详细]
时间:2017-03-01 13:17
查看:1073次标签:沈德咏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公正
如果侦查、审查起诉活动不符合审判的要求和标准,那么必须服从法院的裁决。这正是互相制约的要义所在。可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体现的恰恰是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详细]
时间:2016-07-13 09:46
查看:407次标签:张泽涛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司法改革
可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体现的恰恰是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详细]
时间:2016-07-13 08:57
查看:321次标签:张泽涛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公正法律援助
会议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地方各级党委要多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目标任务要抓实,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自觉运用改革思维和改...[详细]
时间:2016-06-27 20:34
查看:423次
标签:习近平中央深改组看齐意识诉讼制度改革社会信用
检察机关应创新刑事案件证据体系构建模式,以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间接证据构成证据链条,运用逻辑推演形成证据体系,取代以书面言词证据为支撑的传统证据体系,以适应庭审对证据的新要求。...[详细]
时间:2016-05-19 09:22
查看:462次标签:卢乐云诉讼制度改革检察机关诉讼权利
审判独立要求审判者不受到任何干扰,包括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在内,不得对于法庭的审判施加任何潜在的暗示和威慑。实践中,法官在对非法证据排除等问题上面临着职业风险和考核压力,严重阻碍了以审判为中心制度的构建。法律监督必不可少,但需要依法行使,不能以“法律监督...[详细]
时间:2016-02-03 13:58
查看:784次标签:宋长士审判独立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公正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一方面要坚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另一方面对其理解必须破除旧观念、赋予其时代内涵,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分工、配合、制约。 ...[详细]
时间:2015-09-16 09:17
查看:1714次标签:樊崇义分工配合制约以审判为中心依法治国诉讼制度改革
以审判为中心要求进一步发挥庭审实质作用,是对以往庭审形式化、走过场的反思与纠正。检察机关出庭支持公诉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作用更凸显,同样挑战也更加严峻。全体检察人员应当切实转换诉讼观念,加强出庭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公诉工作水平,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详细]
时间:2015-07-29 09:25
查看:691次标签:卞建林审判诉审关系诉讼制度改革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应该充分吸取湘潭大学“情杀案”以及近些年公开披露的其他冤错案件的教训,从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过程中,倒逼证据取得手段、途径的合法,提高审判证据的证据力,在审判环节截断冤错案件发生的流程。...[详细]
时间:2015-07-22 13:20
查看:469次标签:司法改革湘潭大学诉讼制度改革死刑制度
尽管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内容博大精深,论者见仁见智,但大家已经达成的共识是,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须强调法庭审理的实质意义,突出法庭审理的决定性作用,即审判应当以庭审为中心。...[详细]
时间:2015-07-16 09:30
查看:1280次标签:卞建林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公正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一场事关司法方式改进、职权配置优化乃至诉讼程序重构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这样一项重大改革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在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详细]
时间:2015-06-12 09:58
查看:1950次标签:沈德咏审判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公正
人民法院应当增强担当意识,不能无原则地迁就、照顾其他机关,更不能“将错就错”或者降格处理。人民法院只有守住底线,才能向社会证明刑事诉讼不是流水线作业,审判程序对审前活动是有制约作用的。...[详细]
时间:2015-06-11 16:04
查看:656次标签:惠从冰审判诉讼制度改革司法公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坚持司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详细]
时间:2015-04-03 09:30
查看:636次标签:依法治国司法公正领导干部诉讼制度改革法治新起点
权力之外,舆论对司法判决的潜在影响,近年来也逐渐凸显。一些热点案件在审判之前,舆论场上已是沸沸扬扬、先声夺人。舆论关注司法,督促严肃、公正地审判案件,是司法公开的应有之义,有助于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详细]
时间:2015-03-17 10:33
查看:797次标签:汪国梁法治底线司法公正法治进步诉讼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