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与“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代表月亮,“阳”代表太阳,分别对应太阴历和太阳历。中央...[详细]
时间:2023-01-20 08:50
查看:659次
标签:董梅中国传统历法诗词鉴赏伦理型节日自然型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与“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代表月亮,“阳”代表太阳,分别对应太阴历和太阳历。中央...[详细]
时间:2023-01-19 14:55
查看:36017次
标签:董梅中国传统历法诗词鉴赏伦理型节日自然型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与“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代表月亮,“阳”代表太阳,分别对应太阴历和太阳历。中央...[详细]
时间:2023-01-18 13:38
查看:3609次
标签:董梅中国传统历法诗词鉴赏伦理型节日自然型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与“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代表月亮,“阳”代表太阳,分别对应太阴历和太阳历。中央...[详细]
时间:2023-01-18 13:30
查看:1470次
标签:董梅中国传统历法诗词鉴赏伦理型节日自然型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与“岁”的不同体现在历法上。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阴”代表月亮,“阳”代表太阳,分别对应太阴历和太阳历。中央...[详细]
时间:2023-01-18 13:30
标签:董梅中国传统历法诗词鉴赏伦理型节日自然型节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中国诗词中有大量对秋日的描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别出心裁地将诗词与秋日习俗联系在一起,先从习俗的定义谈起,而后从一首首诗词作品中带领我们一起...[详细]
时间:2022-10-05 07:51
查看:1069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秋日习俗秋季节日传统文化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中国诗词中有大量对秋日的描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别出心裁地将诗词与秋日习俗联系在一起,先从习俗的定义谈起,而后从一首首诗词作品中带领我们一起...[详细]
时间:2022-10-05 07:51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秋日习俗秋季节日传统文化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中国诗词中有大量对秋日的描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别出心裁地将诗词与秋日习俗联系在一起,先从习俗的定义谈起,而后从一首首诗词作品中带领我们一起...[详细]
时间:2022-09-30 13:04
查看:22744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秋日习俗秋季节日传统文化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中国诗词中有大量对秋日的描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别出心裁地将诗词与秋日习俗联系在一起,先从习俗的定义谈起,而后从一首首诗词作品中带领我们一起...[详细]
时间:2022-09-30 09:10
查看:5161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秋日习俗秋季节日传统文化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中国诗词中有大量对秋日的描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别出心裁地将诗词与秋日习俗联系在一起,先从习俗的定义谈起,而后从一首首诗词作品中带领我们一起...[详细]
时间:2022-09-29 10:30
查看:585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秋日习俗秋季节日传统文化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因“九”为阳数,“九九”则为重阳,被古人视为吉祥的数字。古代的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高情”不仅有登高...[详细]
时间:2022-09-29 10:22
查看:819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传统文化秋季习俗重阳节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数不胜数,其...[详细]
时间:2022-09-29 10:20
查看:790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传统文化秋季习俗中秋
秋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为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引用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关于秋社的记载,向我们展示了秋社的祭祀习俗,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陆游的...[详细]
时间:2022-09-29 10:14
查看:787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传统文化秋季习俗秋社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祭祖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汉文化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借叶调元的《时令》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为去世亲人...[详细]
时间:2022-09-29 10:12
查看:749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传统文化秋季习俗中元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是一个关于爱情的节日。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虽然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能在这一天见面,但丝毫不妨碍文人墨客借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歌颂爱情。中国地质大...[详细]
时间:2022-09-29 10:10
查看:761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传统文化秋季习俗七夕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立秋时节虽尚在暑热之中,却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拐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褚宝增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范成大、...[详细]
时间:2022-09-29 10:08
查看:1036次
标签:褚宝增诗词鉴赏传统文化转变心情立秋
李商隐是一个天真、痴情的人,他选择了一种很苦、很幽怨的生活。与之相较,苏轼则选择了另一种更为聪明的活法。本段报告中,报告人对比赏析了李商隐的《花下醉》与苏轼的《海棠》。同是秉烛赏花...[详细]
时间:2020-03-26 11:39
查看:591次
标签:过常宝李商隐人生感受赏花诗词鉴赏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古诗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提到新诗(现代诗),大部分人会感到困惑,甚至产生疏远感,觉得它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到底有多远,又模模糊糊的说不清、道不明,这是...[详细]
时间:2019-05-15 09:21
查看:1444次
标签:现代诗欣赏阅读技巧臧棣诗词鉴赏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古诗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提到新诗(现代诗),大部分人会感到困惑,甚至产生疏远感,觉得它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到底有多远,又模模糊糊的说不清、道不明,这是...[详细]
时间:2019-05-15 09:21
标签:现代诗欣赏阅读技巧臧棣诗词鉴赏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古诗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提到新诗(现代诗),大部分人会感到困惑,甚至产生疏远感,觉得它离日常生活很远,但到底有多远,又模模糊糊的说不清、道不明,这是...[详细]
时间:2019-05-15 09:21
标签:现代诗欣赏阅读技巧臧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