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致力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之时,有必要回顾和研讨70年来语言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问题。...[详细]
时间:2019-08-28 09:45
查看:409次标签:张伯江新中国70年语言学
改进文风的方向是求真务实,过去我们强调较多的是深入生活、脚踏实地,在这里我们想进一步指出的是,学理也是“实地”的组成部分,遵从学理就是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详细]
时间:2017-08-14 09:17
查看:648次标签:张伯江文风语言学政治立场
研究网络语言,并不是因为它完美无缺,而是因为它包罗万象。网络语言所具有的表达功能和交际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新媒体和网络环境已然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详细]
时间:2016-09-09 09:40
查看:437次标签:刘巽达语言学网络语言新媒体学语言
同样的“如A则B”的句式,历史虚无主义可以用来“假说历史”,而文章作者则可以用来揭示对方本质,展现真实的历史。这正表现了“如A则B”句式的工具性。...[详细]
时间:2016-03-08 11:29
查看:790次标签:李树琦历史虚无主义语言学逻辑学
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思维方法等方面都有差异。科学的研究拒绝人的感性因素,研究对象是自然物,或者人工物中去除人的理解和领会的部分。我们可以把研究材料里的人的理解和领会清洗掉,仍然有...[详细]
时间:2013-12-27 12:52
查看:1187次
标签:陈嘉映语言学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近代科学思想的出现,有多种原因,受到很多人、很多思想的影响,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即伽利略区分两种性质的思想。
伽利略发现,从古至今,2000多年来的学问没什么长进,缘故就...[详细]
时间:2013-12-27 12:51
查看:1089次
标签:陈嘉映科学思想产生语言学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1、世上的事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自然的事物:没有人力干涉、纯粹自然的事物。如草木、海洋、星辰等;(2)人工物:有人类干涉、影响的事物,如弓箭、桌椅、眼镜、政治制度、习俗等;(3...[详细]
时间:2013-12-27 12:48
查看:4704次
标签:陈嘉映事物分类语言学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陈嘉映,1952年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78年5月考上外哲所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11月赴美留学,1990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详细]
时间:2013-12-27 12:37
查看:2001次
标签:陈嘉映哲学和科学的区别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的历史有点复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有40年了。我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意义?意义在多大程度上构建了语言的语法?...[详细]
时间:2013-11-04 14:51
查看:1724次标签:语言学认知大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