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诠释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鲜明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详细]
时间:2021-07-06 10:45
查看:728次标签:路克利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性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有坚定意志和决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就能够向着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美好前景不断迈进。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以丰富的数据和事实全面展现了中国的减贫成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详细]
时间:2021-04-07 13:50
查看:299次标签:路克利脱贫攻坚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面向“十四五”时期和更长时期的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详细]
时间:2021-01-21 11:35
查看:359次标签:路克利经济社会发展党的领导
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多元和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新兴业态和互联网产业在日渐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根基产生了深层次影响。...[详细]
时间:2018-07-20 13:45
查看:407次标签:路克利新兴产业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费正清、史华慈、麦克法夸尔、傅高义、裴宜理、赛奇等几代哈佛大学学者的中国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研究。这也是美国中国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所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的解读是世界性的难题。...[详细]
时间:2017-06-26 14:24
查看:1913次标签:路克利凝聚力中国模式政治优势
裴宜理是国际知名的研究中共党群关系的学者,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她概括总结了中共群众工作的“感情动员模式”,较为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密切关系。...[详细]
时间:2017-06-26 09:49
查看:984次标签:路克利凝聚力中国模式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扩大中国话语权”这一重要观点。国内学界应当积极回应国际学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关切,提升有关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国际话语权。...[详细]
时间:2016-06-27 14:13
查看:3088次标签:路克利海外中共学政党国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