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郭沫若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郭沫若的读书学习之法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考古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颇有建树。他一生与书结缘,形成独特的读书学习方法,留与后人参考借鉴。...[详细]
    时间:2019-12-18 15:30 查看:429次标签:郭沫若读书学习不畏困苦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详细]
    时间:2017-12-27 17:05 查看:1011次
    标签: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街灯天河

  • 郭沫若:银杏
    郭沫若:银杏

    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骄傲;你的名讳似乎就是“超然”,你超在乎一切的草木之上,在超在乎一切之上,但你并不隐遁。...[详细]
    时间:2017-12-08 10:07 查看:1308次
    标签:郭沫若银杏公孙树白果

  • 朝鲜义勇军在中国抗战始末
    朝鲜义勇军在中国抗战始末

    “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及朝鲜境内作战,解放朝鲜人民,我命令:现在华北对日作战之朝鲜义勇队司令武亭、副司令朴孝三、朴一禹立即统率所部,随同八路军及原东北军各部向东北进兵,消灭敌伪,...[详细]
    时间:2016-10-28 10:15 查看:8634次
    标签:朝鲜义勇军邵雍郭沫若东北民主联军抗日战争

  • 郭沫若:纪念“七七”

    其一 二十年前国难时,中华命脉细于丝。 盟刑白马挥黄钺,誓缚苍龙树赤旗。(一) 大业已成双革命(二),长征不朽七言诗。(三) 芦沟桥上将圆月,照耀农民衣锦衣。...[详细]
    时间:2016-06-23 15:22 查看:484次标签:郭沫若卢沟桥七言诗国难

  • 郭沫若在抗战洪波中

    正如周恩来所称赞的那样,郭沫若在抗战中的确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在此后的不到两年的时间中,郭沫若一连修改和写出了6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像一把把匕首,极大地鼓舞了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详细]
    时间:2016-06-23 09:27 查看:1733次标签:郭沫若别妇抛雏卢沟桥洪波曲

  • 故居故事——隔行不隔山

    1、鲁迅操着“文艺腔”的公务员; 2、谭鑫培 “偶像派”转型“实力派”; 3、郭沫若爱写话剧的副总理; 4、今日京华-北京牙雕。...[详细]
    时间:2016-06-17 09:05 查看:339次
    标签:《这里是北京》故居故事鲁迅谭鑫培郭沫若

  • “七七”抗战与中国知识分子
    “七七”抗战与中国知识分子

    七七事变,是中国民族危机的顶点,也是中国民族复兴的开始。更值得回味的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真正建构,中国知识人从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蜕变,实际上都得益于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这是历史...[详细]
    时间:2016-05-30 15:31 查看:1301次
    标签:七七事变梁漱溟郭沫若冼星海朱自清

  • 北京:“赶考”永未结束

    今年是郭沫若力作《甲申三百年祭》(以下简称《甲申》)发表70周年。在这篇旷世雄文中,郭沫若认真“分析了明朝灭亡的社会原因,把明思宗的统治与当时农民起义的主将李自成的始末,作了对照的叙述和客观的评价”,在当时有力地发挥了“借古讽今”、“以史鉴今”的作用,具有振聋...[详细]
    时间:2014-12-09 10:59 查看:1026次标签: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黄先禄

  •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详细]
    时间:2013-12-26 10:00 查看:1114次标签:郭沫若毛泽东诗词

  •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社会科学家、本篇是郭沫若1978年3月31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发言。这次大会是粉碎“四人帮”后,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一次划时代的重要会议。...[详细]
    时间:2012-11-22 14:03 查看:14218次标签: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演讲稿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