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工进城”,加快复工推动就业。保就业,首先要保市场主体,帮助企业解决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原材料供应、务工人员返企、物资运输、流动资金不足等难题,实现企业全面正常生产经营。...[详细]
时间:2020-09-07 13:29
查看:239次标签:陈文胜三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推动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接连落地,推动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我们要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详细]
时间:2020-07-13 15:31
查看:253次标签:陈文胜农民增收农民收入
以扩大财产性收入为突破,把改革活力激发出来。现实地看,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部分。需以农民收入的弱项和短板为突破口,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促农民增收,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详细]
时间:2020-07-13 09:11
查看:334次标签:陈文胜农民增收三农
“农,天下之大业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详细]
时间:2018-06-14 16:35
查看:835次标签:陈文胜农业农村农民乡村振兴
城乡二元结构是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不仅制约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收益合理分配,而且妨碍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当前,我国已到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阶段。...[详细]
时间:2018-06-14 10:32
查看:608次标签:陈文胜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振兴战略
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产业兴旺。...[详细]
时间:2018-03-12 09:44
查看:818次标签:陈文胜乡村产业振兴山东代表团
有效的乡村自治,就必然要求尊重各地的客观情况,尊重各地的村民群众意愿,以自上而下制度建构的法治为保障,探索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乡村发展才能具有自主性,广大村民群众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详细]
时间:2018-03-02 09:46
查看:652次标签:陈文胜乡村治理三治
新型智库建设给地方社科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地方社科院要谋求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拓宽视野、面向未来,改革创新现有体制机制。...[详细]
时间:2017-07-13 10:13
查看:695次标签:陈文胜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建设战略机遇
“方便人民群众办事”与“有利于政府的社会管理”是乡村区划调整的重要落脚点。合乡并村既要方便群众办事,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又要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方便政府的社会管理。...[详细]
时间:2016-04-01 10:09
查看:427次标签:陈文胜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十三五
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农村社会治理都是乡绅制度,这样的乡村治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没有断代。但那时是一个农耕社会,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而现在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详细]
时间:2015-12-17 09:00
查看:736次标签:陈文胜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土地改革
长期以来,农村发展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个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同步、不匹配,农业现代化是“短板”,造成城乡二元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详细]
时间:2015-10-15 13:38
查看:1008次标签:陈文胜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华民族崛起,依法治国的基础,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使社会公平、正义得以保障,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人民群众最根本的益,所以依法治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详细]
时间:2014-12-16 13:43
查看:1579次标签:依法治国中华民族陈文胜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乡村逐步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一种状态,实质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农村共享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详细]
时间:2013-12-15 12:07
查看:2741次标签:陈文胜陆福兴王文强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