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一些新问题,乡村治理任务还相当繁重。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从而更好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详细]
时间:2020-09-07 10:14
查看:652次标签:陈进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以人民为中心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详细]
时间:2020-08-27 13:18
查看:432次标签:陈进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所在。只有做到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确保乡村治理有效。...[详细]
时间:2020-08-27 09:03
查看:484次标签:陈进华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是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指引。...[详细]
时间:2019-11-21 11:34
查看:661次标签:陈进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详细]
时间:2018-12-17 10:18
查看:885次标签:陈进华社会治理基层党组织
自治、法治与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现了涵养人格美德、净化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的多重目标,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时间:2018-10-24 09:35
查看:828次标签:陈进华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
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具有其内在规律,它既不同于考背功、划重点的知识教育,也不同于重理解、讲推理的理论教育。...[详细]
时间:2016-10-08 09:39
查看:402次标签:陈进华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心理基础。理想信念教育,除了社会主义理论和校园公正制度的实践保证外,还需要历史文化因素的辅助。...[详细]
时间:2016-10-08 09:11
查看:784次标签:陈进华理想信念传统文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