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规民约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固有传统,它之所以行之久远,并且运行有效,就因为其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详细]
时间:2020-01-21 16:08
查看:1193次标签:韩伟中国乡村治理礼治文化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先要实现乡村的和谐善治。乡村社会的有序治理,除了治理主体重塑,治理资源的引入,还需要有制度规范。...[详细]
时间:2019-12-30 15:22
查看:611次标签:韩伟村规民约乡村振兴
民主是延安时期的核心话语,也成为优化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延安时期实行“抗日民主制”,在团结抗战的主旨下,实现了对社会各阶层更广泛的代表性。“三三制”实行以后,更多群体实现了政治参与,以民主协商优化了社会治理。...[详细]
时间:2016-06-27 14:20
查看:901次标签:韩伟延安时期社会治理社会团体
延安时期的社会治理,不仅有正式性的法律制度以及政治化的社团与民主,还创造性地通过文化这一柔性的方式辅助社会治理。...[详细]
时间:2016-06-27 13:36
查看:919次标签:韩伟延安时期社会治理文化建设
当然,随着当代中国法治的不断进步,实现司法的人民性,不是要违背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而必然是一种基于法治的司法方式。现代法治要求“法的确定性”以及“可预期”,虽然现实生活纷繁复杂,但这一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详细]
时间:2016-04-19 09:39
查看:1167次标签:韩伟司法人民性依法治国
随着当代中国法治的不断进步,实现司法的人民性,不是要违背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而必然是一种基于法治的司法方式。现代法治要求“法的确定性”以及“可预期”,虽然现实生活纷繁复杂,但这一矛盾并非不可调和。...[详细]
时间:2016-04-18 14:15
查看:684次标签:韩伟司法人民性法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不是党的革命传统的骤然断裂,而是蕴含其中的那些合理性基本要素在新时期的自然延续。...[详细]
时间:2015-08-03 13:10
查看:356次标签:韩伟国家治理延安时期中国化
在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服务于党政机关决策等基本方向上,地方社科院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着眼于国家高水平智库建设的大背景,地方社科院面临的更大问题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如何做好。...[详细]
时间:2015-02-10 16:36
查看:424次标签:韩伟新型智库智库建设
在司...[详细]
时间:2013-09-10 14:47
查看:709次标签:韩伟线人司法公正道德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