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洪向华研究员总结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详细]
时间:2024-03-28 11:03
查看:1160次
标签:洪向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培育和建构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人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不仅能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哲学基础,而且为培...[详细]
时间:2024-03-18 13:53
查看:285次标签: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百年,是坚持人民至上、贯彻群众路线、践行初心使命、追求“无我”境界的百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其逻辑基点和精髓要义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人民立场、体现人民意志、充满人民情怀。...[详细]
时间:2022-08-23 14:14
查看:823次标签:人民至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产物。...[详细]
时间:2021-06-09 14:22
查看:631次标签: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历史主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一项事关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历史内涵和实践内涵。
...[详细]
时间:2020-03-19 10:28
查看:334次标签:钟纪言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纪检监察机关要融入新时代,立足方位、把握方向,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新的历史方位担当使命、履职尽责。要奋进新时代,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依规依纪依法,与时俱进创新纪检监察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气象新风貌...[详细]
时间:2020-03-19 09:36
查看:468次标签:钟纪言担当尽责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党带领和依靠人民群众不断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克服艰险困难,从弱小到强大,正是依靠人民一以贯之的拥护和支持。...[详细]
时间:2019-07-05 09:00
查看:1028次标签:双传学历史伟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治史者都希望求得学术上的创新,但真正拿出经得起推敲的史学研究创新成果又很不易。正因为不易,更需治史者潜心努力。
...[详细]
时间:2019-01-14 15:09
查看:398次标签:王曾瑜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全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更加自觉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个制胜法宝,聚焦党建责任、选人用人、基层党建、党风廉政等突出问题,持续巩固、深化拓展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成果,为建设新时代伟大工程当先锋、做表...[详细]
时间:2018-09-28 08:56
查看:1666次标签:郝鹏新时代国有企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详细]
时间:2018-04-08 09:03
查看:756次标签:张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以人民为中心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我们要把这个重大思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下去,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始终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详细]
时间:2017-11-29 10:35
查看:881次标签:王君正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不是为一党和个人私利的奋斗,而是忠实地践行着《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为了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奋斗,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指向的唯物主义的伟大实践,既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这一价值...[详细]
时间:2017-11-20 13:09
查看:614次标签: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奋斗精神
马克思唯物史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根本区别,就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把“历史”作为解释的原则,而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唯物主义。...[详细]
时间:2017-09-20 09:38
查看:401次标签:田鹏颖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用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学识和深刻的历史思维,分析现状、判断趋势、把握未来。在他的历史语言中,我们读懂了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读懂了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详细]
时间:2015-08-11 13:12
查看:808次标签:历史习近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治国理政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详细]
时间:2015-05-04 14:39
查看:1007次标签:陶文昭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
实际上,“文化哲学”的提出本身就对唯物史观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当然这种挑战不是颠覆性的,而是重构或发展意义上的挑战。文化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显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问题在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经过理论与实践双重论证的严密的科学体系,而文化哲学虽然提出了许多重大...[详细]
时间:2015-01-29 16:12
查看:1063次标签:孙麾文化哲学研究思想路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命脉。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我们的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参与和拥戴,我们才能够战胜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详细]
时间:2013-09-03 10:50
查看:1347次
标签:高永中党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自觉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