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口聚居的场所,特别是大城市,人口数量众多,给排水关系到城市安全,非常重要。古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看,周丰镐、秦咸阳、汉长安、隋大兴和唐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市,均有其给排水系统。中国古代在修建给排水工程时,也很重视地形地貌...[详细]
时间:2025-04-27 15:02
查看:95次标签: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海绵”智慧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植根于华夏大地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国古人在农、林、牧、渔等产业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保护方式,尊重自然,顺应天时,播种百谷,开发地力,善用水利,保护自然资源。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凝聚了珍贵的生态保护智慧,有着强大的抗灾韧...[详细]
时间:2024-12-20 15:49
查看:161次标签:中国古代生态保护价值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粮食储备,设置了从中央到地方功能各异的仓储。粮食运输以水运最为便捷、价廉,故大开运河,整修内河航运,在河道沿线设置大量漕仓。粮食生产和保存都有一定的周期,所以漕运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数额。为保障漕运,隋唐以来政府非常重视河道治理...[详细]
时间:2023-11-30 15:26
查看:442次标签:中国古代漕仓运道治理
中国古代司法文明是法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文明又是与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的状态以及法文化的进步密切联系的。...[详细]
时间:2023-04-10 15:02
查看:267次标签:中国古代司法文明法制文明
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果。我们的先人在农、医、天、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近代以后,由于...[详细]
时间:2022-06-09 14:30
查看:1047次
标签:王渝生中国古代科技中国科技发展中国古代辉煌
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国历代中原王朝政治和经济重心所在。持续频发、损失惨重的水患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民生乃至社会稳定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也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伤痛。“善治国者必重治水”蕴含了中国古人的深刻智慧。...[详细]
时间:2021-03-05 13:24
查看:2409次标签:中国古代治水抗击自然灾害
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亦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如排水系统便是排涝系统,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现代;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时常是阶段性的“以人治水”,而非常态性的“制度治水”;都城与地方城市排水系统存在较大差距等。...[详细]
时间:2020-08-03 14:47
查看:502次标签:蓝勇张亮城市内涝中国古代
“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详细]
时间:2020-06-08 09:19
查看:585次标签:俞荣根中国古代礼法之治
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指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有48种,其中属于传染病的就有40种。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详细]
时间:2020-02-11 13:50
查看:710次标签:陈忠海疾疫中国古代疫苗
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五月,汉武帝刘彻诏令各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就国家内外大政问计于天下英才。彼时汉朝政局走向恰处于变动的拐点。就在上一年,一贯主张以黄老之术治国的太皇太后窦氏刚驾崩,同时围绕是否出兵百越安靖边疆问题,汉武帝与淮南王刘安进行了一场激烈辩...[详细]
时间:2020-01-17 11:27
查看:2647次标签:王学斌中国古代大一统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详细]
时间:2019-11-21 13:22
查看:1066次
标签: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宫廷建筑
中国自古便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等观点,而且,在政治运行中,为了实现统一、维护统治,不乏团结联合政治、社会、民族、宗教力量的统战实践。...[详细]
时间:2019-11-15 16:01
查看:879次标签:鲍家树中国古代统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刘禹锡的《乌衣巷》,不单是对时世变迁的感慨,也隐喻了中国古代社会阶层重组、变迁、更新的历史大趋势:一是门阀士...[详细]
时间:2018-12-20 09:03
查看:946次
标签:宁欣刘禹锡中国古代社会阶层趋势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依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出不同的监察制度体系。在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监察体系,但也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对官员进行监督纠察的制度。...[详细]
时间:2018-05-21 09:42
查看:803次标签:监察制度中国古代智慧
张立文教授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了“天下观”,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始终在关注人类命运的话题,这一点早从《尚书》就有了记载。中国讲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而中国古人对当时世界的一些看法,...[详细]
时间:2018-02-24 13:58
查看:4441次
标签:张立文中国古代天下情怀世界视野历史
今天的我们已经十分习惯这一套安排,但对于中国古人而言,没有《圣经》故事衍生出的作息传统,他们怎么休假?哪个朝代放假最长?几年前,我们热衷讨论“如果回到古代,要去哪个朝代”的问题,如...[详细]
时间:2017-03-22 13:52
查看:1461次
标签:中国古代放假朝代安排制度
说起“坐没坐相”,可不止“葛优躺”一种。在讲究礼仪的古人看来,“坐没坐相”更是一个严重问题,必须给这些不合礼仪的坐姿单独起个名字,以此划清界限,便于嗤之以鼻。...[详细]
时间:2017-03-08 14:01
查看:952次
标签:葛优躺中国古代礼制跪坐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详细]
时间:2017-02-06 10:07
查看:618次
标签: 踩高跷元宵佳节群众性技艺表演中国古代
圆周率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现今,它的应用范围很广,现在差不多涉及到圆的问题,都需要圆周率来推算。...[详细]
时间:2017-01-19 13:29
查看:3402次
标签:中国古代科学圆周率祖冲之数学家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所有体系,大体上可以视为由国家、地主、小生产者三种土地所有制组合而成的三级结构。中唐以前,历代王朝无不利用国家权力,对土地所有制结构进行频繁的干预,试图将所有权不...[详细]
时间:2016-07-04 10:25
查看:833次
标签:游彪《宋史》土地所有制中国古代宋朝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