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指出,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有48种,其中属于传染病的就有40种。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详细]
时间:2020-02-11 13:50
查看:711次标签:陈忠海疾疫中国古代疫苗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但现实生活中奢靡现象又往往十分普遍,在有些历史时期还十分盛行,对其产生的危害历代统治者也有一定认识,颁布过许多“禁奢令”。...[详细]
时间:2019-10-28 09:39
查看:605次
标签:陈忠海奢靡现象中国传统文化《全唐文》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认为“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这一思想影响深远。封建时代的统治者特别注重吏治,在防范官员乱作为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官员不作为现象,按照“无...[详细]
时间:2019-07-15 09:20
查看:1956次
标签:陈忠海不作为韩非官员不作为无功即有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训的形式较为广泛,如家令、家诫、家戒、家规等。...[详细]
时间:2019-06-11 14:53
查看:1228次
标签:陈忠海家训廉政文化
宋朝大批具备文人和官员双重身份的旅游者走进乡村,体验乡村生活,成为一道新景观。...[详细]
时间:2019-04-15 09:06
查看:386次
标签:陈忠海宋朝乡村旅游重农农村建设
孝文帝继位时年仅5岁,由祖母冯太后养大,未成年前由冯太后执政。孝文帝年轻时注意学习儒家经义、史传百家,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在他23岁时冯太后驾崩,孝文帝开始亲政,随即便掀起了一场...[详细]
时间:2018-04-23 16:41
查看:1205次
标签:陈忠海治吏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
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拓,秦商在汉唐时期掀起了第一次发展的高峰。宋、元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秦商的优势有所丧失,但他们又及时抓住朝廷对西北边地实行的一些特殊政策,掀起了新的发展高潮。...[详细]
时间:2017-12-18 13:23
查看:1344次标签:陈忠海秦商丝绸之路古代商业
刘晏理财的思路是先让商人富裕、让百姓收入增加,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因而是良性的和可持续的。唐朝渡过了“安史之乱”后的危险期,国祚又得以延续140多年,这与刘晏在关键时期所主持的这场成功改革密不可分。...[详细]
时间:2016-10-24 13:33
查看:766次标签:陈忠海刘晏安史之乱理财
中国被称为“熟人社会”,人与人不是通过制度、规则而是习惯于通过私人关系发生联系,人情有时大于法治、大于制度,“有人好办事”“只要有人没有办不成的事”等观念自古就很盛行,于是人们在维系各种关系上愿意花费更大的精力和资源,从而把吃吃喝喝、迎来送往这些事看得比什么都...[详细]
时间:2016-10-10 13:42
查看:944次标签:陈忠海职务消费公务招待官员
隋唐以前选官主要是察举制,虽然不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但也有一套严格而固定的程序,无论被“察”或被“举”都不是随意确定的,而身份一旦确定后就有了当官的资格。隋唐以后科举逐渐代替了察举,考试程序日臻完善,通过科举取得“正途”出身才能拥有做官的资格。...[详细]
时间:2016-08-03 15:54
查看:1506次标签:陈忠海察举制科举选官官僚体系
孔子谈论治国,强调“节欲而爱人”,他非常喜欢学生颜回,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死了,有人主张厚葬,孔子表示反对,他的另一位学生子贡评价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详细]
时间:2016-08-03 15:51
查看:616次标签:需求管理冠服制度需求满足陈忠海
“民足”、“国富”为“兵强”提供了经济基础,在齐国的军事建设方面,管仲同样推行了改革,不仅扩充军备,而且从体制上加强了国家对军队的控制力。...[详细]
时间:2016-03-21 14:31
查看:1422次标签:陈忠海管仲改革重商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