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境界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不如弗知的境界

    导演王家卫曾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是的,古人早有“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大行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的劝诫,多少人因为执念太深、计较太多,使人生的脚步变得愈加沉重。或许,不如弗知的态度可以一解其惑。...[详细]
    时间:2023-07-07 15:23 查看:188次标签:不如弗知境界与人为善宽容

  • 破“执”去“必”见豁达

    年过四十,睡觉开始打鼾。某天中午在沙发上和衣而卧,耳边忽闻画角声震、金鼓如雷,梦里也觉得烦躁不堪、以为大敌当前,即把舌尖狠命一咬以示报复——于是钻心疼痛如醍醐灌顶,立时睡意全无,彻底顿悟。这才意识到原来吵人的是我,被吵的也是我;咬人的是我,被咬的也是我。明明在...[详细]
    时间:2022-09-27 16:23 查看:188次标签:人生态度豁达修为境界

  • 境界(报告文学)

    万里挑一。

      在我国目前注册的两万三千多家民营医院中,只有一位院长同时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和“中国优秀医院院长”称号。...[详细]
    时间:2021-12-06 21:32 查看:274次标签:唐湘岳侯晓慧境界

  • 【2020-07】差别在于境界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古人看来,治国齐家平天下是一体的,家不治,也难以治国。这些古训,今人当牢记在心,...[详细]
    时间:2020-07-21 11:22 查看:410次标签:境界教育家教

  • 知行的六境界与五次第

    知和行分别包括三种境界:知三是“生而知”“学而知”“困而知”。“生而知”指生下来就懂得,“学而知”指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困而知”指在实际中遇到困难,为了解除困难而去获得知识。行三...[详细]
    时间:2019-11-26 11:04 查看:634次
    标签:韩剑英知行境界次第

  • 书法欣赏的要诀之二:境界和气象

    书法要升华,就必须要有境界和气象。所谓境界和气象,不是可以量化的,它指的是人们通过经验得来的感知,这种感知要在章法布局中体现。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常年累月的个人品质修养。...[详细]
    时间:2019-03-29 14:36 查看:742次
    标签:孙鹤书法欣赏要诀境界

  • 启功如何看待书法和人生的结合

    启功先生曾经说过:“透过刀锋看笔锋”。而报告人把这句话引申为“透过笔锋看人生”,报告人通过启功先生看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得出了在书法作品中蕴含着书法作者的人格、修养及境界。...[详细]
    时间:2019-01-16 14:01 查看:582次
    标签:董琨启功书法家人生境界

  • 恬静淡薄,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境界
    恬静淡薄,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境界

    相信,只要从真诚开始,每一种善举都将刷新你的心境,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境界,不一样的因缘际遇。...[详细]
    时间:2017-09-18 15:22 查看:1173次
    标签:恬静淡薄境界人生指南

  • 人生之最高境界:至简!
    人生之最高境界:至简!

    简,即是舍。不舍则不得,不简则必杂。你的生活有多简单,你的生活就有多美好。...[详细]
    时间:2017-09-13 09:36 查看:1258次
    标签:人生指南境界简单心境

  • 尹汉宁:为什么古人看重《中庸》

    《中庸》反复讲极至、理想状态、最高境界,又强调很难企及、很难持久,但同时又讲中庸之道并非虚幻,在天地之间、在人间,必须从自身修为着手、必须从至诚入手、必须致力于实践,使理想与现实相联系相贯通。...[详细]
    时间:2017-08-09 10:33 查看:1099次标签:尹汉宁中庸境界文化

  •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差别有多大
    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差别有多大

    宋代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详细]
    时间:2017-04-18 10:12 查看:2418次
    标签:读书文化差别思想境界

  •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

    珍惜现在,活在当下。未雨绸缪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详细]
    时间:2017-04-12 14:45 查看:651次
    标签:明白人生境界读者之声文化

  • 于永军:识人与读书三境界

    鲁迅先生有个揭露:“现在有一班好讲鬼的人,最恨科学。”这话是90年前说的,如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针砭性。鬼话不管怎么包装,最终都改不了骗人的目的。就像有阳光便会有阴影一样,只要我们这个充满着生机的世界存在,就会有鬼的依附。...[详细]
    时间:2017-03-07 15:53 查看:1003次标签:于永军识人读书境界

  • 黄朴民:研究历史的三个境界
    黄朴民:研究历史的三个境界

    整个历史,就是一部教人们“回头看”的好书,它告诉人们,生活不是单调的,回顾历史,认知历史、感恩历史,也是人们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历史也不是虚幻的,它就活在布满青苔的石板桥上,活...[详细]
    时间:2017-01-18 14:53 查看:753次
    标签:黄朴民历史史学境界真善美

  • 经典名著怎样读?这三重境界是重点
    经典名著怎样读?这三重境界是重点

    春风十里,不如坐下读书。昔年,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详细]
    时间:2017-01-17 10:39 查看:1316次
    标签:经典名著境界重点读书

  • 李一氓的读书“四境”
    李一氓的读书“四境”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李一氓的空余时间更多了,读书也更勤奋了。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民族、诗词、字画等都有涉猎。他写的读书扎记,先后汇集出版了《存在集》《存在集》(续编)《一氓...[详细]
    时间:2016-10-19 09:55 查看:983次
    标签:李一氓曹晋杰读书境界破逆境

  • 这才是聪明的最高境界
    这才是聪明的最高境界

    一生中,你能尊重多少人,就有多少人尊重你;你能信任多少人,就有多少人信任你;你能让多少人成功,就有多少人帮助你成功。...[详细]
    时间:2016-10-11 14:59 查看:818次
    标签:聪明境界才智勤奋成功

  • 沈小勇:为政者“生命的境界”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是一种为政的修养,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为何很多人最后走向了“身败名裂”?可见“保初节易,保晚节难”是一种更大的智慧。...[详细]
    时间:2016-06-17 11:10 查看:559次标签:沈小勇为政之道修养境界

  • 争吵的五重境界

    一旦激动时刻过去了,在回头想的时候这些行为会显得荒谬不堪,但在当时我们就是无法控制。这种情绪一旦出现在我们心中,我们就会做好战斗或者即将战斗的准备,并且在对抗中变得激动异常。...[详细]
    时间:2016-02-29 13:38 查看:479次标签:争吵境界情绪控制人生智慧写作素材

  • 深刻领悟“三严三实”的境界

    我们学习“三严三实”,要真正理解“三严三实”,还是需要去认认真真、原原本本的品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原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9日“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这篇讲话里面,文字并不多,语言也很朴实,却深刻地提出了领导干部如何“做好人”“干好事”“做好...[详细]
    时间:2015-11-24 09:53 查看:744次标签:杨积堂三严三实思想觉悟精神修养境界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