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详细]
时间:2019-11-26 11:34
查看:7224次
标签:韩剑英《中庸》知行观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一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详细]
时间:2019-11-26 11:17
查看:1446次
标签:韩剑英《中庸》知行时代意义
《中庸》里列举了一个具有知行合一典型人格的人:舜。“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段话引用了孔子对舜的评价,出现在《中庸》中比...[详细]
时间:2019-11-26 11:14
查看:833次
标签:韩剑英《中庸》知行合一典型人格
实现知行合一要做到以诚为则,择善固执。“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自然的法则;使自己的认识和实践符合自然法则,是人的法则。“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对于大多数...[详细]
时间:2019-11-26 11:11
查看:851次
标签:韩剑英知行合一途径择善固执
知和行分别包括三种境界:知三是“生而知”“学而知”“困而知”。“生而知”指生下来就懂得,“学而知”指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困而知”指在实际中遇到困难,为了解除困难而去获得知识。行三...[详细]
时间:2019-11-26 11:04
查看:634次
标签:韩剑英知行境界次第
在《中庸》中,认识和实践分别具有双重视域,认识包括知天、知人;实践包括成己、成物。知天是认识的前提,指尊重自然的本然状态和自然法则。知人指对个体的人、家族、社会、国家等一切人类活动...[详细]
时间:2019-11-22 14:43
查看:1144次
标签:韩剑英知行合一尊重自然《中庸》
我们经常说“知行合一”,其中“知”是认识,“行”是实践,那么“一”又是什么呢?细读《中庸》文本,我们可以发现“知行合一”具有两个向度:合于“道”与合于“身”,即知行合于道、知行合于...[详细]
时间:2019-11-08 15:35
查看:1003次
标签:知行合一向度中庸韩剑英认识与行动
《中庸》里人的全面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呈现的是人自觉、自主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智仁勇是一个辩证统一体,真善美也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在天人合一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入的...[详细]
时间:2018-12-03 08:53
查看:18010次
标签:韩剑英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中庸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