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李泽厚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李泽厚: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理想社会

      李泽厚82岁了。 80岁那一年,他用两句话总结自己的心境:惜彼春华,仓惶避豺虎;抚今秋暮,白眼看鸡虫。并自注:豺虎者,反右、文革也。 “谁是鸡虫...[详细]
    时间:2012-11-02 16:13 查看:1609次标签:中国理想社会李泽厚

  • 李泽厚:给美国学生讲中国哲学

    刘:李先生,你在美国大学里教了那么多年书,讲的又是中国学问,这里该有很多有趣的事吧?美国学生最爱听你讲什么? 李:在美国大学讲中国思想史时,学生最爱听的,一是“阴阳五行”;二是《庄子》中的“鱼的故...[详细]
    时间:2012-04-23 12:29 查看:716次标签:美国中国哲学李泽厚

  • 从康有为到李泽厚

      注意李泽厚的思想发展历史的人,应该都能发现他对康有为的持续关注。在李泽厚最早的著作——出版于一九五八年的《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中...[详细]
    时间:2012-02-24 16:48 查看:956次标签:康有为李泽厚干春松

  • 李泽厚:谈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

      问:近来普世价值和中国模式有些讨论,各有讲法。我记得你十多年前讲过“宗教性道德”和“现代社会性道德”。“两德论”...[详细]
    时间:2012-02-21 08:46 查看:2086次标签:李泽厚谈普世

  • 李泽厚:我反对现在提中国模式
    李泽厚:我反对现在提中国模式

    现在提“中国模式”值得商榷 “中国模式论”所表现出的价值观,是以民族主义与阶级属性拒绝和解构普世价值及人类文明。...[详细]
    时间:2011-11-21 21:53 查看:792次
    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

    两千年来的最大变局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开始普遍感受或认同自己面临的是这样一种“变局”。从未曾见的外来商品(“洋货”)大量涌入,严重的军事挫败、割地赔款…&he...[详细]
    时间:2011-10-18 18:14 查看:1048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关于马克思的理论及其他

    李泽厚:关于马克思的理论及其他 ——《通俗答问 再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问:既然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演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那么甚么是一般的马克思主义? 答...[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687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哲学答问

    问:你有哪些哲学论著? 答:我的主要哲学论著是《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下简称《批判》)和四个主体性提纲,一九六四年写的《人类起源提纲》也可算一个。此外《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中也有一部分是讲哲学的。 问:你能最简略地...[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354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 易中天: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

    李泽厚 易中天: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 ——著名文化学者李泽厚、易中天对话录 ...[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179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人类起源提纲

    一 人类起源不只是古人类学问题,它也需要从哲学上去探讨 例如大家都说,人之区别于物、人的社会实践之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在于人有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即人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活动的。于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人所特有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但...[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489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的

    采访人:周 濂、陈岸瑛、于华音 整 理:陈岸瑛、陆 丁 学 生:这些年您一直在国外,国内很多年轻人都特别关心您的行踪和学术走向。 李泽厚:真的吗?我都怀疑你们这一代人根本就不知道我是何许人也。[大笑] 学 生:这...[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573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普世价值毫无疑问,制度设计可添加中国元素

    李泽厚:普世价值毫无疑问,制度设计可添加中国元素 ——李泽厚再谈思想与学问 李泽厚是谁?对大多数八零后九零后来说,他早已是一个于己无关的“陈旧人物”,这些年轻...[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416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略稿

    一 从中日儒学在各自文化中的实际位置颇不相同说起。 (甲) 以孔子为代表和"旗号"的儒学,自秦、汉以来,是中国文化的主干,特别在"大传统"中。这似乎无需论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1313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警惕封建主义死灰复燃

    (舒泰峰/瞭望东方周刊)1999年,69岁的李泽厚正式退休,寓居美国,在大洋彼岸执起教鞭。近年来,每年八九月间,他都要回国一次。11月21日下午,在位于东厂北巷的寓所,这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旗帜性人物接受了本刊专访。眼前的76岁老人身着便装,两...[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735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改良不是投降,启蒙远未完成

    ■改良不是投降,不是顺从,改良恰恰是斗争,而且可能是非常尖锐的斗争。 ■我反对当年包括王元化搞的,再来一个启蒙运动。启蒙要走向真正的建设,首先是法治建设。 采访李泽厚前,我广泛征集问题,一个朋友问:“你要去香港吗?...[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555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说儒学四期

    天生百物,人为贵 --郭店楚墓竹简 成为人,就是成为个体 --Clifford Geertz "儒学四期说"有它的"直接源起"和"间接源起"。"直接源起"是针对由牟宗三提出、 杜维明鼓吹,而...[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945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从谭嗣同说起

    成文山:我有一个小问题,过两天我就要到浏阳去参与举行纪念谭嗣同的活动,包括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那很自然,我要反复学习你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有关谭嗣同的文章。我要问你,自那篇文章以后,你对谭嗣同的评价还有没有新的内容?早几年你那本惊动一时的书(指《告别...[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637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2004传统文化复兴思潮

    就2004年骤然掀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思潮,《外滩画报》(以下简称“外滩”)记者近日专访了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以下简称“李”)。 《外滩》:先生居海外有年,是否在他乡的异质文化环境里对中国文化...[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581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性

    10月底的一天上午,学者李泽厚和秦晓坐在了一起。两代知识分子关注的共同话题是今天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80岁的李泽厚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思想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李泽厚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他提出的&l...[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370次标签:李泽厚

  • 李泽厚:哲学探寻录

    一 "人活着":出发点 (一)"天下何思何虚":哲学可能性 哲学本是精工细活,妙理玄言,如今却作探寻札记、粗糙提纲;分析哲学家必大摇其头,形而上学者或悻然色变。但哲学既非职业,乃思想,则常人变可思想。此"想"不一定高玄妙远、精...[详细]
    时间:2011-09-30 03:23 查看:902次标签:李泽厚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