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意见》的出台,更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详细]
时间:2017-06-02 09:54
查看:756次标签:侯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国际话语权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建立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上下大功夫。...[详细]
时间:2017-05-31 09:44
查看:764次标签:王伟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科院
在引导学生建立和优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其责无旁贷的使命。这是由哲学社会科学所固有的本性决定和要求的。“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同样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天职。...[详细]
时间:2017-05-27 10:27
查看:528次标签:何中华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建设
李捷表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否构建起来,关键看有没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详细]
时间:2017-05-27 09:38
查看:464次标签:李捷靳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人才队伍
智库功能的发挥不能靠拍脑袋想点子,更不能为博眼球故作惊人语,而忽视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调查研究和现有的理论框架。要在由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理论框架的比对中,对二者的正确性分别进行检视,不断完善调研方法和理论框架,实现学科建设和智库功能的良性互动。...[详细]
时间:2017-05-25 09:58
查看:696次标签:蔡昉思想库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
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把握世界的精神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可须臾离开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详细]
时间:2017-05-25 09:22
查看:900次标签:侯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历史使命
当前,我们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详细]
时间:2017-05-24 13:35
查看:689次标签:韩庆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现实性与前瞻性的辩证统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尊重其现实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但又要向前看,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探索,揭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详细]
时间:2017-05-23 15:52
查看:1021次标签:郑又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这种规定性和必然性,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详细]
时间:2017-05-23 15:45
查看:938次标签:何毅亭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召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的成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的健康成长助推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成功。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不负时代重托,勇于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详细]
时间:2017-05-23 09:57
查看:857次标签:靳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校
接续中华文化之脉、中华文明之脉,直接出发点当然是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华民族发展的问题。而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详细]
时间:2017-05-22 15:05
查看:1428次标签:何毅亭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文化
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得以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与其话语体系是相互表征的。...[详细]
时间:2017-05-22 13:51
查看:890次标签:陈祥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打造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大系统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详细]
时间:2017-05-22 13:15
查看:741次标签:李捷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梦治国理政
谈到马克思主义,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包括一些误解和曲解。应当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长期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科学成果,它绝不是那种仅仅从主观愿望出发而随意构建的观念体系,而是建立在各领域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详细]
时间:2017-05-22 09:33
查看:1770次标签:贾高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地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改造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从此,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详细]
时间:2017-05-19 16:25
查看:749次标签:韩振峰习近平5·17讲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
活跃于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背后是人民的期待,脚下是深厚的底蕴,眼前是广阔的舞台,拿出“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着坚守,必能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必能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大文章。...[详细]
时间:2017-05-19 10:26
查看:518次标签:汤华臻中国学问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7-05-19 09:12
查看:746次标签:李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治国理政
我们今天加强学风建设,应力戒盲目崇洋之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研究起点,在科学借鉴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提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名词、研究范式,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详细]
时间:2017-05-19 09:07
查看:665次标签:张翼中国学者哲学社会科学学风
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7-05-18 16:58
查看:3528次
标签: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梦学术体系中国特色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立足于时代,扎根于实践这块沃土才会根深叶茂、繁荣发展。河南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了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这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可多得的资源。...[详细]
时间:2017-05-18 10:50
查看:771次标签:赵素萍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