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学术、话语甚至包括教材体系建设中,学术体系建设是基础、前提和关键。理论工作者要有学术情怀,要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贡献心智。...[详细]
时间:2017-08-11 11:06
查看:455次标签:尹汉宁理论工作者学术哲学社会科学
潜心于学术研究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面对市场经济大潮,面对网络世界洪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所动摇,不因一时之誉而急躁,沉下心来,深入研究。...[详细]
时间:2017-08-11 09:55
查看:360次标签:顾海良使命担当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自信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唯有筑牢思想理论基础、研究能力基础、学术道德基础,才能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做好学问,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详细]
时间:2017-08-08 09:24
查看:888次标签:张忠家思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做学问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详细]
时间:2017-08-01 15:47
查看:1212次标签:谭扬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自觉
积淀和凝聚当代中国话语体系,需要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面向“中国问题”,深刻揭示产生中国问题的现实逻辑,并借助于阅读经典著作时思想碰撞所激发出来的思想力量,建构书写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且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范畴体系和话语方式。...[详细]
时间:2017-07-12 10:42
查看:893次标签:王海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与方向,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历史责任和工作原则。我们必须不畏艰辛、奋力作为、情系大众、为民守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详细]
时间:2017-07-07 15:03
查看:821次标签:陈华兴哲学社会科学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创新性的理论体系。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话语,同马克思《资本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详细]
时间:2017-07-03 10:45
查看:350次标签:洪银兴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防止以往比较研究中学术话语表达的片面和错位,努力增强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构建新的学术话语体系。...[详细]
时间:2017-06-19 13:28
查看:628次标签:田毅鹏比较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既面临着迫切需求和广阔空间,也存在着强大动力和充足素材。春生夏长,只有经过夏日风雨砥砺,才能于秋日收获丰硕成果。时代赋予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赋予我们不容回避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详细]
时间:2017-06-15 14:20
查看:1169次标签:轩传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赣鄱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一朵璀璨的奇葩,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详细]
时间:2017-06-15 11:09
查看:763次标签:赵力平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构建具有中国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我们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也有理由、有责任对这一伟大实践提供理论论证和思想引领,为人类对更好社会...[详细]
时间:2017-06-14 11:07
查看:786次标签:王宗礼中国思想哲学社会科学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近代以来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依据。...[详细]
时间:2017-06-14 11:06
查看:1390次标签:苏丽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民族性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详细]
时间:2017-06-12 13:26
查看:1421次标签:韩振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梦
努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新的实际出发,使新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新的“范畴”与“现实关系”实现最大限度的耦合,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详细]
时间:2017-06-09 10:00
查看:1394次标签: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立足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分析新问题,作出新概括,对于理直气壮讲好大道理、正道理、实道理,有理有据批驳和揭露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理性、战斗性,具有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17-06-07 10:14
查看:1136次标签:肖冬松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军队工作
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中国人民大学发轫于延安的黄土高坡,长期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有浓郁的乡土味,但同时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成为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详细]
时间:2017-06-06 10:02
查看:684次标签:刘伟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7-06-05 09:17
查看:541次标签:何星亮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政策研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夯实人才基础。...[详细]
时间:2017-06-02 09:55
查看:1026次标签:胡玉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担当意识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意见》的出台,更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详细]
时间:2017-06-02 09:54
查看:731次标签:侯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国际话语权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建立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上下大功夫。...[详细]
时间:2017-05-31 09:44
查看:720次标签:王伟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