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里有很多超越时空的智慧。文艺复兴后,人性解放带来一系列的冲突,儒家的智慧提供了解决和应对现代文明困境的思路。儒家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详细]
时间:2016-01-19 15:53
查看:2689次
标签:郭继承儒学的现代意义
儒家里有很多超越时空的智慧。文艺复兴后,人性解放带来一系列的冲突,儒家的智慧提供了解决和应对现代文明困境的思路。儒家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详细]
时间:2016-01-19 15:43
查看:11326次
标签:郭继承现代意义儒学
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样一个典故:“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典...[详细]
时间:2016-01-14 14:48
查看:1526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为政篇人性的弱点
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样一个典故:“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典...[详细]
时间:2016-01-14 12:58
查看:4604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中国文化人性的弱点
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样一个典故:“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典...[详细]
时间:2016-01-14 09:33
查看:25990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为政篇人性的弱点
孔子这么高的境界和智慧,人们怎么做到?这个问题就来了,孔子做了回答:“我欲仁,斯仁至矣。”...[详细]
时间:2016-01-13 15:30
标签:孔子微视频郭继承儒家思想
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今天,儒家思想有一个基本的历史脉络。先秦到西汉,从形而上的探讨,转向了形而下制度的建构,西汉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唐朝韩愈在《原道》中提出,佛家有道统,儒...[详细]
时间:2016-01-12 15:38
查看:3291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儒家思想历史脉络中国文化
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今天,儒家思想有一个基本的历史脉络。先秦到西汉,从形而上的探讨,转向了形而下制度的建构,西汉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唐朝韩愈在《原道》中提出,佛家有道统,儒...[详细]
时间:2016-01-12 09:10
查看:21316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思想脉络历史国学热
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样一个典故:“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典...[详细]
时间:2016-01-11 10:18
查看:2123次
标签: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郭继承中华文化文化博览
儒,最初指的是司仪,在社会上有一定文化知识,为人们的婚丧嫁娶等提供服务和指导。春秋时期,随着孔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出现,儒家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儒不仅指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更是代表了一...[详细]
时间:2016-01-08 09:01
查看:19823次
标签:郭继承文化传承儒学经典儒家起源儒学智慧
儒,最初指的是司仪,在社会上有一定文化知识,为人们的婚丧嫁娶等提供服务和指导。春秋时期,随着孔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出现,儒家的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儒不仅指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更是代表了一...[详细]
时间:2016-01-08 08:52
查看:2793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的起源思想主旨孔子孟子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详细]
时间:2016-01-04 17:01
查看:9291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中华文化文化基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大学》分“三纲领”和“...[详细]
时间:2015-12-31 15:43
查看:2219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敬民亲民《大学》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大学》分“三纲领”和“...[详细]
时间:2015-12-31 13:03
查看:14982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敬民亲民《大学》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大学》分“三纲领”和“...[详细]
时间:2015-12-31 12:57
查看:4293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主席学国学学国学《大学》亲民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典故源...[详细]
时间:2015-12-25 21:42
查看:4803次
标签:郭继承跟着习主席学国学学国学格物致知三纲八目
中国文化的内容架构非常丰富,包括儒家、道家、佛家、中医、书法、绘画等,儒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而言,儒、释、道三家互相支撑和渗透的文化结构,构成了中国优秀...[详细]
时间:2015-12-15 13:48
查看:15507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中国文化传统文化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专家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孔子一生的成长中吸取智慧...[详细]
时间:2015-12-15 13:19
查看:2897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孔子中华文化儒家文化
孔子有很高的境界与智慧,那么,我们怎么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境界呢?孔子做了回答:“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我想做一个有仁义、道德的人,我就能做到。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其传达了中国...[详细]
时间:2015-12-15 11:32
查看:773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孔子治国安民周游列国
孔子的思想都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经典文本。《论语》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体现了孔子思想...[详细]
时间:2015-12-15 11:30
查看:1208次
标签:郭继承儒家智慧《论语》中道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