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人类共同的生命主题,书写“衰老”也是古人文学创作的主题。面对时光流逝,中国古代传统讲求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定义和期许,而现实中入仕为官、治国理政、征战沙场的种种挫折,甚至年迈而一事无成的压力,造成了古人的年龄焦虑。此外,婚嫁也是古人年龄焦虑的重要内容,这与古...[详细]
时间:2025-07-29 15:50
查看:55次标签:年龄焦虑儒家思想生命哲学进取精神
本期报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孟琢教授从礼崩乐坏、重构秩序、建立仁德、开创平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孔子思想的三个重心,即政治方向、哲学重心、教育精神,阐述了孔子在继承礼乐文明的基础上,形...[详细]
时间:2025-02-11 15:49
查看:4118次
标签:孟琢论语孔子儒家思想人文精神
学思千载,文脉绵延。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是对“扬弃”论与“损益”观的融汇和发展。...[详细]
时间:2024-11-25 14:10
查看:523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家思想
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七届会员大会19日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开幕会并致辞。...[详细]
时间:2024-10-20 09:30
查看:77次标签:纪念孔子诞辰257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儒家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和”贯穿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宇宙本体论、演化生成论、关系价值论之中,不仅为个人的修身养性提供指导,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方法论。...[详细]
时间:2024-09-14 16:19
查看:443次标签:《中庸》儒家思想逻辑框架当代价值
魏源先祖“累世好施予”,以“好周济贫困”著称,清廉的家风得以代代传承。终其一生,魏源始终秉承家族“邵邑醇良”的家风,为官清廉,恪守清贫。...[详细]
时间:2023-12-29 09:58
查看:493次标签:儒家思想魏源为官清廉恪守清贫家风醇良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主要作品,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杜...[详细]
时间:2022-06-06 17:17
查看:31670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主要作品,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杜...[详细]
时间:2022-06-02 16:29
查看:5797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主要作品,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杜...[详细]
时间:2022-05-25 16:33
查看:712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继承了自《诗经》、汉魏乐府以来诗歌注重反映现实的创作传统,并使之更为高超、更为成熟。中唐诗坛的新乐府创作风气,正是由杜甫直接...[详细]
时间:2022-05-25 14:41
查看:1014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指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杜甫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人生取向、政治理想和诗学观念:杜甫的人生取向与盛唐一般士子不同,他只走科举一途,对“立功边塞”“隐逸求仕...[详细]
时间:2022-05-25 14:39
查看:1269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指出,杜甫思想博大精深,深受盛唐风气的影响。他年轻时曾修道求仙,对佛教经义也有领悟,然其仍以仁民爱物、“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为主。论其儒家思想的来源,...[详细]
时间:2022-05-25 14:29
查看:1387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主要作品,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杜...[详细]
时间:2022-05-25 14:15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杜晓勤教授结合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和欣赏杜甫的主要作品,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杜...[详细]
时间:2022-05-25 14:15
查看:1319次
标签:杜甫诗史精神人文主义儒家思想古典诗歌
怎样才能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要深入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而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础性方法就是读书。报告人围绕“经典的阅读问题”这个主线,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详细]
时间:2020-09-27 14:37
查看:1758次
标签:任大援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文化自信经典现象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教人做人的学问,是国人精神之所在。宋代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正是儒家的修身之学。“四书...[详细]
时间:2020-09-27 14:29
查看:1939次
标签:任大援四书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
怎样才能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要深入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而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础性方法就是读书。报告人围绕“经典的阅读问题”这个主线,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详细]
时间:2020-09-27 13:49
查看:3670次
标签:任大援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儒家思想
怎样才能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要深入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而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础性方法就是读书。报告人围绕“经典的阅读问题”这个主线,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详细]
时间:2020-09-27 13:49
标签:任大援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儒家思想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的...[详细]
时间:2020-07-29 10:07
查看:1754次
标签:钱逊论语做人的道理儒家思想优秀传统文化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说明《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论语》的中心思想却并非为政之道,而是“以修身为本”,即学做人。为什么说《论语》...[详细]
时间:2020-07-29 09:08
标签:钱逊《论语》修身做人儒家思想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