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潭安”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怎样称呼朋友的赠礼以表达尊重吗?你知道怎样尊重、典雅的称呼他人来信吗?敬请关注本期视频,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为您讲述如何美称对方事物。...[详细]
时间:2016-03-24 11:36
查看:1012次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礼仪谦敬文化博览
中国人历来强调人要谦虚,所有人都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就像天上的月亮,初一看不见,初二、初三月牙儿出来了,慢慢地它变满了,然后又慢慢变小了,满则损。用在我们人身上,只有胸中...[详细]
时间:2016-03-24 11:32
查看:1187次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礼仪谦敬文化博览
你觉得在《周易》六十四卦里,哪一卦最好?许多人都说乾卦最好,但专家指出,古人早就注意到,“谦卦六爻皆吉”,读《周易》尤其要学谦卦,要谦虚,要宽恕、宽容、包容,“恕字我们终身可行”。...[详细]
时间:2016-03-24 11:29
查看:1011次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礼仪谦敬文化博览
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处处体现着对己谦、对人敬的理念。社会和谐也离不开敬和谦这两个核心的理念。所以中国人历来主张,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以一个谦卑的态度,把对方放在一个受尊重的位置。我首...[详细]
时间:2016-03-24 11:25
查看:4993次
标签:谦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礼仪
中华自古以道德立国,注重人格修为,为此而有许多德目,其中,敬与谦是两大核心范畴,是中国人处理对己与对人的基本方式,并且广泛体现在民生日用的礼仪之中。深入理解敬与谦的文化意义,对于弘...[详细]
时间:2016-03-24 11:21
查看:2983次
标签:中华传统礼仪谦卑尊敬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是一个像海一样深、像海一样宽、像海一样厚,也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而古典名句,又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用典》...[详细]
时间:2016-03-23 18:49
查看:55916次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论语》六个意识《习近平用典》
国学像海一样深、像海一样宽、像海一样厚,涵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用典》一书,采用解读与释...[详细]
时间:2016-03-23 18:38
查看:270428次
标签:金元浦《习近平用典》《论语》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有着其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合理性,这...[详细]
时间:2016-02-04 16:43
查看:376次
标签:春节图解节日民俗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群众”和“实践”的实质就是要重视社会基础本身,关注社会发展在各个时代的历史实态,对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重点就是要重视研究中国的乡村社会,关注传统中国的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具体情况。...[详细]
时间:2016-02-04 14:23
查看:818次标签:刘伯山国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有着其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合理性,这也让中国的节日民俗更加丰富多彩。...[详细]
时间:2016-02-04 08:53
查看:937次标签:春节图解节日民俗中国传统文化
孔子曾经也是一个凡人,他是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人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实践,才成为了一个令人仰慕的圣人。所以,在孔子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凡人的一面,也能看到圣人的一面。从本质来看,圣人...[详细]
时间:2015-12-21 14:58
查看:13991次
标签:孔子儒家圣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为政篇》中有一段是孔子的人生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报告人着重从这段话为我们详尽地讲解了孔子怎么超凡入圣...[详细]
时间:2015-12-21 14:41
查看:1093次
标签:孔子儒家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圣人
孔子把人格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庸人;第二层是士;第三层是君子;第四层是贤人;第五层是圣人。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自古就形成了希贤希圣的人格的理想追求,所谓的希贤希圣...[详细]
时间:2015-12-21 14:38
查看:3910次
标签:孔子儒家圣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报告人指出,孔子曾经也是一个凡人,他是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人生道德修养和社会政治实践,才成为了一个令人仰慕的圣人。所以,在孔子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凡人的一面,也能看到圣人的一面。从本...[详细]
时间:2015-12-21 14:35
查看:1247次
标签:孔子儒家圣人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2014年9月24日,习总书记参加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上,他引用了《论语》当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作为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嘉宾和专家学者...[详细]
时间:2015-12-21 14:32
查看:1157次
标签:孔子儒家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博览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家庭是人格形成的第一课堂。人,一出生就被投入到父母经营的文化氛围中,进入了父母主持的家这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父母是子女的老师,乃至是子女永远的老师。...[详细]
时间:2015-12-10 16:10
查看:414次标签:颜炳罡人格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优良家风
10月18日,来自某报的一则独家报道将“故宫跑”带入了公众视野。这条新闻这样写道:“到故宫看‘石渠宝笈特展’需要排六七个小时的队!如果不想排如此长时间,那么,就得起个大早,到午门排队,开门后,一路狂奔入宫……这是最近每天在故宫上演的一幕。”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详细]
时间:2015-10-26 14:58
查看:1533次标签:案例中国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历史文化
从古代文献中得到灵感、从中草药中提取治疗疟疾的良药,并获得令世界瞩目的诺奖,着实让中国传统医学文化风光!...[详细]
时间:2015-10-08 13:19
查看:16974次
标签:屠呦呦诺贝尔奖中医药中国传统文化
习近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多次谈到中国的“和”文化及和谐相处的国际观,以“和谐”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国际交往准则,注重不同文明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和学习……近年来习大大不遗余力地把国学课带入世界视野,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代言人。...[详细]
时间:2015-07-08 15:07
查看:1087次标签:乔清举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关系
中国要革命,要变革,要走出民族存亡绝境,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详细]
时间:2015-07-03 16:47
查看:2486次
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