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绝不能简单复古或盲目排外,而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辨证取舍,推陈出新,摒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消极因素,结合新时代的经济基础和人文取向,创造性地转...[详细]
时间:2017-01-11 09:30
查看:1432次
标签:刘庭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历史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详细]
时间:2017-01-10 15:08
查看:24848次
标签:刘华庭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它恰巧可以对应毛泽东晚年的自我总结。他晚年总结自己一生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所谓立功,他充满自信,毋庸置疑,无可辩驳。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去,建...[详细]
时间:2016-12-26 09:05
查看:2566次
标签:朱向前毛泽东晚年中国传统文化三不朽开国领袖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详细]
时间:2016-12-21 13:43
查看:1791次
标签:冬至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文化饺子节气微课堂
一个人最终能否成为仁人志士,不在于他先天的气质如何,而在于他后天的努力如何,简言之,就在于他立志是否坚贞,用志是否勇决。立志坚贞、用志勇决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甚至可以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详细]
时间:2016-11-03 09:50
查看:1258次标签:姜广辉吕氏春秋坚定理想信念中国传统文化操守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详细]
时间:2016-10-21 16:31
查看:1192次
标签: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文化霜降入冬节气
礼仪等同于文明。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礼记·礼器》),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人性所特有的道德和对生命的敬畏。...[详细]
时间:2016-10-10 09:37
查看:1298次标签:李文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婚礼现代社会
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详细]
时间:2016-09-26 13:21
查看:2542次标签:杨杰道家处世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宽容
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大家必须认知的是,这种“走出去”应是文化远游而非产品外销,是文化融合而非价值入侵,是国际视野而非狭隘认知。...[详细]
时间:2016-08-23 10:02
查看:731次标签:栾立银文化走出去文化产业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融合
中秋节是浓缩了几千年儒家文化现代非物资遗产的活化石。我们只有站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高度,把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传承活力的文化精髓,根植于市场多元文化的沃土之中,不断创新儒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我们还要发挥文人墨客的自有创作热情,以艺术的手法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时代内涵...[详细]
时间:2016-08-22 14:49
查看:939次标签:中秋节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和谐世界
综合来看,中国传统治理哲学以“人事论”和“人心论”为基本内容。...[详细]
时间:2016-08-08 14:06
查看:485次标签:周可真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治理哲学治国安民
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守正与出新是辩证的统一,也适用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一味教条,陷于僵化,不懂得变革,就会被时代抛弃;一味求变,事事盲动,就会打破矛盾的统一,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背叛根本,不忘初心,当变则变,变则通矣。...[详细]
时间:2016-07-28 09:42
查看:1462次标签:李树杰守正出新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报告人指出,美是合规律的真,合目的的善,是令人愉悦的一种感觉。要真正继承礼仪之美要做到八点:第一,真挚之美,强调对人真诚;第二,仁爱之美,强调与人为善;第三,中庸之美,强调度的把握...[详细]
时间:2016-07-08 10:38
查看:1683次
标签:礼仪中华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历史
中华礼仪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很强的审美化特征。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人,要从中提炼出审美的通用法则,并且把这些审美通则用在实处。当大众将中华礼仪之美真正的继承后,我们的身上就会有...[详细]
时间:2016-07-08 10:35
查看:3408次
标签:中华礼仪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礼仪之美历史
我们今天汲取传统从政修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要求功名富贵,也不是寻求所谓简单的感官快乐,而是在根本上要寻求一种身心的和谐,获得一种“文化的生命力”。...[详细]
时间:2016-06-16 15:26
查看:512次标签:沈小勇中国传统文化从政修养说儒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传统君子文化是独具中华特色...[详细]
时间:2016-04-22 09:05
查看:873次标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历史价值道德建设
习近平同志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如同中医的“根”和“魂”。汲取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基因,中医药固本培元根深叶茂,名家大医悬壶济世人才辈...[详细]
时间:2016-04-18 13:02
查看:733次标签:王君平黄花菜中医抑郁中国传统文化
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详细]
时间:2016-04-13 09:40
查看:710次标签:李辉地名文化文化保护回家的路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自古以道德立国,注重人格修为,为此而有许多德目,其中,敬与谦是两大核心范畴,是中国人处理对己与对人的基本方式,并且广泛体现在民生日用的礼仪之中。深入理解敬与谦的文化意义,对于弘...[详细]
时间:2016-03-24 14:28
查看:24636次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礼仪谦敬文化博览
你会写信吗?“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这样的书信人人会写,但是书信有何讲究,在书信中怎样合乎礼仪地表达敬意,并不是人人都了解。专家以毛泽东与鲁迅的两封书信为例,为我们详解了书信...[详细]
时间:2016-03-24 11:39
查看:1105次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礼仪谦敬文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