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是科学家最具创新力的黄金时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能否促进青年科学家群体释放创新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科技竞争的胜负和民族发展的未来。
...[详细]
时间:2019-05-17 11:01
查看:1037次标签:曹雪涛高校原始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清华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详细]
时间:2019-04-30 09:48
查看:345次标签:高校党委党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详细]
时间:2019-04-19 09:10
查看:495次标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课提升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地位。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在所有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思政课处于关键地位。...[详细]
时间:2019-04-19 09:07
查看:464次标签: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关键课程。...[详细]
时间:2019-04-18 10:35
查看:426次标签:高校立德树人思政课担当
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进一步开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详细]
时间:2019-04-16 13:09
查看:600次标签:高校思政课理想信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新时代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详细]
时间:2019-04-10 14:22
查看:440次标签:高校思政课教师新使命
两年多来,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新贡献。...[详细]
时间:2019-03-18 11:09
查看:430次标签:立德铸魂高校思政工作建设综述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应当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聚集、基础研究厚实等独特优势,努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详细]
时间:2019-03-13 09:46
查看:399次标签:杜玉波高校核心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近日就民进中央《关于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提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落地,关键是让高校发挥更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19-03-07 15:38
查看:416次标签:民进中央高中高校联动综合素质评价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的互动性。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详细]
时间:2019-02-19 09:23
查看:884次标签: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高校是社会的精神文化高地,对全社会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又处在奋力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家梅贻琦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大师绝非仅经师、学问...[详细]
时间:2019-01-30 16:50
查看:1039次
标签:苏寄宛师德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师德典型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为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注入“源头活水”。...[详细]
时间:2019-01-15 14:17
查看:581次标签: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详细]
时间:2019-01-08 14:23
查看:558次标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详细]
时间:2019-01-08 14:23
查看:579次标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亲和力的外在特征是受众对教育主体的亲近、认同及教育主体对受众的感召吸引,其内在实质为教育目的的人本性、教育主体的感召性、教育方法的恰适性、教育载体的...[详细]
时间:2018-12-07 10:12
查看:550次标签: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
高等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有自己的方向。地方政府评价本地本科高校的社会服务度,应以评价促合作为根本目的,尤其应防止地方政府借评价高校社会服务度干预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只有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才能积极配合社会服务度的评价工作,进而通过评价促进地...[详细]
时间:2018-11-21 09:33
查看:382次标签:刘海明高校贡献度教育管理部门
明确性原则。各校制定的校规校纪不能仅重复法律法规,应当进一步追求规范的明确、有效,尽量减少用语的模糊、概括,不断提高规则的可适用性与可操作性。...[详细]
时间:2018-11-19 10:09
查看:382次标签:高校全面依法治国师德建设
思政课课堂教学担负着“育新人”的重要职责,是教育和影响青年一代的重要渠道,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偏废。既要勇于创新探索,又不能滥用。...[详细]
时间:2018-11-19 09:07
查看:477次标签:高校思政课教学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任务,高校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贯彻落实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高校实践和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障。...[详细]
时间:2018-11-15 14:32
查看:847次标签:高质量党建教育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