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的人本逻辑,它体现“七个人”的特征。...[详细]
时间:2022-09-19 15:29
查看:1459次标签: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特征
近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在谈到“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时,引用古语“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详细]
时间:2022-08-26 09:36
查看:368次标签: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人权事业发展以人为本
2003年春, 47岁的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为救治“非典”患者,被感染了,在病房里,叶欣写了一张“不要靠近我,会传染”的字条,试图劝阻前来帮她治疗的医生。不幸的是,叶欣最后牺牲在...[详细]
时间:2022-06-13 10:58
查看:213次
标签:科学发展党中央以人为本
“夫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出自《管子·霸言》。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距今有几千年历史,但《管子·霸言》中的“以人为本”与当代的“以人为本”视野不同,当代的“以人为本”是对《管...[详细]
时间:2022-04-28 16:26
查看:1595次
标签:孙中原管子以人为本法家思想
疫情袭来,打破了社会运转的正常节奏。但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能让社会运转步入正轨。于是,我们看到了天津带着“红色紧急”标识的“医疗救助工单”、解决企业急难的“贴心礼包”,郑州“别担心”“正在办”的“郑在抗疫·应急救助平台”,宁波“求助平台最后一公里物资志...[详细]
时间:2022-02-14 09:17
查看:367次标签:邢宇皓以人为本疫情防控
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的实践中形成的中华文化基因定格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发展的历史根脉,是近代以来面对危机不屈不挠的精神抗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重要精神渊源。从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和自强不息三个角度,探寻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和遗传...[详细]
时间:2021-11-18 16:34
查看:950次标签:中国共产党中华文化基因天下为公以人为本自强不息
一国的抗疫方案好不好,归根结底要拿成效说话,要交由国民评判。中国的抗疫方案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国家以坚定行动兑现自己对人民的承诺,这给国民带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又岂是金钱能够衡量的?...[详细]
时间:2021-11-05 09:25
查看:295次标签:胡宇齐抗疫以人为本
近日,某地一小学入学要求房产套内面积超60平方米的新闻引发热议。通过设置某些条件,试图解决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矛盾,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详细]
时间:2021-09-24 20:20
查看:263次标签:倪明胜以人为本公共服务布局
诞生于东亚区域华夏大地的中国古代体育,有着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运动形式。受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古代体育在发展与演进过程中亦带上了德、艺相兼的东方传统文化烙印,而“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以及具有东方智慧的体育文化特质,使中国古代体育最终成为世界体育...[详细]
时间:2021-08-18 15:13
查看:2815次标签:古代体育以人为本体育精神体育文化
2010年7月13日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他指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要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详细]
时间:2021-07-13 14:59
查看:566次标签:毛泽东以人为本和平民主
1979年7月10日
邓小平在同缅甸总理吴貌貌卡谈话时说:我们在经济上实行开放政策,否则建设速度太慢。我们的资金不够,技术落后,而西方国家的资金和设备过剩,互有需要。我们的许多工厂要进行改革。电子工业太薄弱,现在在同好多国家合作。没有电子工业...[详细]
时间:2021-07-12 09:49
查看:645次标签:毛泽东统一战线以人为本
习近平主席所阐述的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条原则,从世界观、发展观、实践方法、价值取向、国际关系等角度,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确定了“行动纲领”。...[详细]
时间:2021-05-19 09:46
查看:11974次标签:邱耕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人为本
在抗震救灾行动中,一个个生命的音符、一幕幕感人的行动,展现了中国人民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超人勇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中华民族在灾难中挺起了不屈的民族脊梁。...[详细]
时间:2020-12-09 09:29
查看:334次标签:冯兵以人为本抗震救灾精神
随着世界迈入数字繁荣时代,各国通力合作建立新型的数字治理和数字信任框架,才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数字社会,让技术进步真正为人类福祉服务。...[详细]
时间:2020-11-23 16:01
查看:257次标签:陈自富数字信任以人为本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详细]
时间:2020-10-12 09:24
查看:3702次标签:科技创新科技事业以人为本科创精神
人,是动物人、社会人、经济人、文化人、政治人的统一。以人为本即把人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执政理念,一种行动指南,是对以神为本、以物为本的批判和超越,也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回归与尊重。...[详细]
时间:2020-09-17 15:14
查看:1054次标签:以人为本哲学思想执政理念
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篇讲话以“人”立题,以“人”为本,一个“人”字可谓是讲话之魂。...[详细]
时间:2020-09-09 13:23
查看:463次标签:习近平重要讲话以人为本人民立场人民伟力人类未来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为全面地认识自然、自觉地尊重自然、积极地适应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公平地分配自然和科学地保护自然,以实现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生态平衡之“三生”共赢的高质量发展而创造的所有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积极成果的总称。通常而言,生态文明重点...[详细]
时间:2020-07-17 09:42
查看:1172次标签:垃圾分类生态文明社会发展形态以人为本
社会政策要实现初衷和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三个重要环节,即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循环的过程,会受到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以及评估过程等方面影响,由此可能产生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影响社会政策的实际效果。...[详细]
时间:2020-07-02 16:38
查看:576次标签:谢志强社会政策以人为本
民法典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形成、进步、发展的民事法律制度成果荟萃。通过全面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民法典将分散在各单行法中的民法规范系统集成,形成一部体例科学、内容协调、规范合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法典,更好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详细]
时间:2020-06-16 09:29
查看:532次标签:民法典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