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要稳定经济增长,前提是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都要保持均衡。然而,以往大多数经济学家只关注总量均衡却忽视了结构均衡。...[详细]
时间:2019-12-03 09:37
查看:652次标签:王东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
众所周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经济学,并非诞生于发展中国家,而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萌发、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详细]
时间:2019-11-01 08:54
查看:991次标签:叶初升经济学理论创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不懈探索,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详细]
时间:2019-06-13 10:30
查看:578次标签:林毅夫经济学理论创新
在尊重客观经济事实的基础上,按照经济科学的逻辑,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科学的认知,进而得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结论,自觉地维护科学的理论品格。...[详细]
时间:2019-04-10 09:03
查看:550次标签:李金华经济学社会科学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经济学界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问题、开放发展中的国际产业分工和企业竞争力问题、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与招商引资问题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详细]
时间:2019-04-08 15:38
查看:498次标签:史晋川经济学70年巨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发展面临新使命新任务。创新学术进步路径,积极推进范式变革,进而形成中国学派,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时代使命。
...[详细]
时间:2019-04-08 08:49
查看:506次标签:金碚经济学范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学在满足时代发展要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研究成果,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详细]
时间:2019-04-08 08:45
查看:445次标签:史晋川叶建亮经济学马克思主义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量化评估是基于计量建模假设与实际经济数据作出的,其准确性取决于这些假设在现实条件下是否成立以及经济数据是否可靠。...[详细]
时间:2019-02-25 16:19
查看:316次标签:洪永淼经济学新成果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活动,对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及产业组织理论、就业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提出了紧迫要求。...[详细]
时间:2019-02-25 09:06
查看:334次标签:蔡跃洲信息技术经济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9-02-25 08:45
查看:413次标签:洪永淼经济学政府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学研究应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抓住新时代经济发展新特征,把研究重点放到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为高质量发展服务。
...[详细]
时间:2019-02-25 08:42
查看:344次标签:黄泰岩经济学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详细]
时间:2019-02-11 09:54
查看:653次标签:经济学世界性难题理论创新
资源稀缺假设的依据是生命有限。一方面,人的欲望无限;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生命有限,有生之年的劳动时间有限,导致生产用于交换的商品有限,于是有效需求(货币购买力)有限,这样才使得人的欲望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缺口。...[详细]
时间:2018-07-30 11:00
查看:646次标签:经济学资源稀缺价格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思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说过,明斯基时刻未必马上就到,但风险滚存延后的问题值得重视。...[详细]
时间:2018-02-28 10:49
查看:444次标签:尹汉宁攻坚战经济学
毋庸置疑,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是西方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思维成果,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范畴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但是,不加区别地将所有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全盘否定,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详细]
时间:2018-02-26 13:10
查看:518次标签:王小锡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经济学
任由半岛形势陷入恶性循环,路只能越走越窄。只有各方相向而行,对话协商,才是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的根本之道。奥运是和平的象征。期待各方抓住冬奥会契机,拿出勇气与行动,探寻缓和紧张、增进互信的有效途径,争取早日把半岛问题拉回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的正确轨道。...[详细]
时间:2018-01-10 09:54
查看:399次标签:朝核问题半岛核问题经济学
“一论二史”学理的这一内在逻辑,不仅能够揭示前人探索的印迹,而且还留下前人探索中的智慧和勇气;不仅能够揭示理解现实问题的历史基础和背景,而且还留下继续探索的路标和台阶。在长期的“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探索中,“一论二史”时常成为重要的学术和学理话题。...[详细]
时间:2017-07-11 09:52
查看:1358次标签:顾海良一论二史经济学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实践,由实践赋予活力和新的内容,并由实践来检验。换言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都要求有新的解释和新的论述,这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向前进。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详细]
时间:2017-06-13 09:33
查看:1642次标签:厉以宁经济学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
本届论坛将制度经济学的反思,放在了微观经济学之后,体现了主办方对于制度问题的重视。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韦森在论坛上呼吁,当前,中国经济学界要做好理论准备,深入思考“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与制度基础”,研究中国进一步“需要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和...[详细]
时间:2017-06-12 16:38
查看:714次标签:专家学术后危机时代经济学
智库功能的发挥不能靠拍脑袋想点子,更不能为博眼球故作惊人语,而忽视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调查研究和现有的理论框架。要在由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理论框架的比对中,对二者的正确性分别进行检视,不断完善调研方法和理论框架,实现学科建设和智库功能的良性互动。...[详细]
时间:2017-05-25 09:58
查看:657次标签:蔡昉思想库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